湖北:農業調整漸入佳境
發布時間:2003-08-2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孫紅星,武漢市新洲區的蔬菜運銷大戶,已經吃了十多年的“賣菜飯”。但真正把生意做大還是這兩年的事,去年他平均每天銷菜3噸,前些日子莧菜上市,他一個月內在雙柳收購了100多車莧菜運往長沙,賺了2萬多元。有了豐富的菜源,他一點不愁生意難做:“菜多了幾十倍,買賣更容易做了。”
孫紅星的身后,是一望無際的10萬畝新洲雙柳蔬菜基地,一幅清新、碧綠的畫卷:青青菜地,平整劃一,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地平線。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車能進,貨能出,一派典型的現代農業景觀。
這是湖北農業一角。放眼荊楚大地,特色農業構成一片又一片富有活力的板塊,展示著新世紀湖北農業結構調整的動人圖景。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湖北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狠抓落實,以結構調整促農民增收這篇大文章正在翻開新的一頁。
“既想抱西瓜,又怕丟芝麻”,湖北在爭論面前統一思想:一切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標準。
湖北是農業大省,素有“魚米之鄉”、“千湖之省”之稱。沃野千里的江漢平原,用她溫暖的懷抱和甜蜜的乳汁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湖廣熟,天下足”之美譽,是歷史上曾有的輝煌和記憶。改革開放特別是“九五”以來,湖北農業在改革中前進,在調整中提高,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
美譽成全了歷史上的湖北,也“拖累”了現在的湖北,往日的糧棉優勢一度成為“包袱”。在市場經濟勃興的大潮中,湖北農業的傳統優勢在減弱,農業大省的地位受到挑戰,總量在全國位次后移。占人口總數70%的農民只有不到35%的市場購買力,不及改革開放初期。湖北省領導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沒有突破性的產業,沒有突破性的生產力,農民生活水平怎能有大的提高,小康何日建成?
農業穩,天下安。放眼全國,察視周邊,形勢逼人,不進則退。不久前,湖北省一個代表團到日本考察時,參加一個農產品經貿會,那里的農產品大都產自中國,但找來找去,就是沒有湖北的產品。領導們震動很大。他們認真分析研究湖北農業的現狀和特點,充分認識到,多年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湖北農業,既“大而全”:國家重點調控,市場開放相對滯后的糧棉油等大宗農產品,湖北樣樣都有,且居全國前列,;又“小而全”:一個農戶四五畝地,分布于六七塊,種養八九個品種,形不成大板塊的專業基地。不打破這種局面,不進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湖北農業騰飛就沒有希望。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成為湖北省解決“三農”難題的重要突破口。
結構調整之火先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火燒坪上點燃。那還是1995年,火燒坪高山球白銷往沿海城市,一畝蔬菜收入高達5千元。青樹包農民人均純收入上萬元,一躍成為湖北“高山第一村”。接下來,一股到火燒坪種菜的旋風在長陽驟然刮起,面積一下子瘋長到3萬畝。但由于忽視了市場開拓,加之品種單一,一畝菜收入不到1000元,不少種植者嚴重虧損。
無情的市場,給火燒坪人上了一堂生動的市場經濟課。不管發展什么,不研究市場不行,不打造品牌不行,不搞結構調整不行。縣委縣政府經過科學論證,于2001年果斷提出調整結構,突出特色,發展加工,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的產業發展思路,開始了火燒坪的二次創業,面積由當初100多畝發展到10萬畝,產品由宜昌、武漢市場走向沿海和港澳。火燒坪已不再是從前意義上的“火燒坪現象”,而成了“火燒坪模式”。目前全縣已有6個國家A級綠色食品或中國名牌,10個省級名牌,19個農產品注冊了商標。
火燒坪的一把火,在民間自發點燃,后由政府取種引火,在整個湖北呈燎原之勢,燃起了湖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希望。
勤勞智慧的湖北人,在經濟與社會轉型的十字路口,其聰明才智有時體現在是非爭論的層面。近年來,省委審時度勢,得出的結論是:不爭論,一切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標準。思想在統一中解放,換來了積極的行動和效果。
板塊牽著“農”字走,布局初現區域化,經營邁向產業化,以戶為單位的適應性調整向以縣市為單位的區域性調整轉變
一家一戶抵不過千家萬戶,散兵游勇敵不過“八國聯軍”。小打小鬧,農民很難增收,更難實現小康。今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發展板塊農業的構想:用3到5年時間,在農村重點建設9大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10大農產品基地。這一構想力圖采取綜合措施促進優勢、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最終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產業帶,提高產業經濟的規模效益。其中,武漢周邊的蔬菜板塊、平原湖區的水產板塊、鄂西山區的黃姜板塊正在形成。雙柳是武漢蔬菜板塊中的最大一部分。計劃經濟年代,這里重糧棉油而忽視經濟作物,鬧過“打倒花生、槍斃西瓜”的笑話。80年代,雙柳零星種菜;90年代末,菜地不過零亂的2萬畝插花地;去年種植面積超過5萬畝,雙柳蔬菜遠近聞名;今后5年,雙柳將建成10萬畝蔬菜基地,占新洲區版圖的七分之一。雙柳蔬菜靠什么做大?
靠的是無公害蔬菜,7年前由于一戶菜農蔬菜農藥殘留超標,致使菜農們損失上千萬。吸取了經驗教訓,他們現在種植的無公害蔬菜有多少銷多少。靠的是蔬菜運銷協會,組織了80多名運銷大戶,600多名農民運銷員,280多臺套銷售專車,在10多個省市設立90多個銷售攤點,發展了120多個專業代銷戶。
靠的是加工業為蔬菜“保鮮”。先后建起18家腌菜加工廠,擴大蔬菜銷路,延長產業鏈條,一個以凈菜、腌菜和小包裝蔬菜生產為主的現代工業園正在規劃中。
靠的是品種常新,積極研究跟蹤市場,摸準市民胃口,與農業科研單位聯動,常種常新,與時俱變,蔬菜俏銷不斷。
鄂州水產板塊是以梁子湖為中心,在省市近千萬元支農資金的支持下形成的,綿延達數十公里,“武昌”魚、“梁湖”牌茭頭、蓮藕、珍珠、螃蟹等,成為這里的主打品種,僅精養魚池就擴大了16萬畝。省政府召開專門會議整合支農資金,把原來投向分散的資金捆綁起來,集中投入到一些基地建設。當面落實,公開責任,見效很快。漢川、云夢等蔬菜板塊,得到了大筆資金用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品種改良、技術推廣和農機裝備等。
從廣種薄收到集約經營,從提籃小賣到超市貨架,從散兵游勇到匯集園區,湖北農業結構由最初的以戶為單位的適應性調整轉向以縣市為單位的區域性調整。湖北農業在調整中積聚起新的力量,經不起市場風浪沖擊的小舢板被改造成大輪船,駛入江河,面朝大海。
跳出農業抓農業,以工興農,工農互動,湖北農業產業化正在走上一條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農業發展的傳統思路是就農業抓農業,就農村論農村,但現代農業的發展形勢要求跳出農業抓農業。湖北縣域經濟發展滯后、農民增收緩慢、縣鄉財力拮據、就業壓力不減的癥結都在于農村工業化水平低下。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說:“從發展先進生產力的要求出發,必須樹立用現代工業推動農業發展的理念,用辦工業的辦法辦農業,實行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區域化布局,市場化運作,這是現代農業的根本要求。”
為此,湖北捆綁農業扶持資金,集中優勢扶持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實力強、外向型的龍頭企業,力爭今年進入國家級的龍頭企業發展到20家,省級龍頭企業發展到100家以上。扭住了新型工業化的牛鼻子,就不難走上一條“以工興農、工農互動”的良性循環路子。
武漢市用最優惠政策吸引投資,先后有中糧集團、友芝友、香滿樓等重點企業入駐武漢投資興業。宜昌先后引進匯源、雙匯、椰風、均瑤、娃哈哈等知名企業20家,3年來合資企業投入資金20多億元,有力地推動了當地農業發展。宜昌市夷陵區罐頭廠原來負債額比資產都要高,與娃哈哈集團合作后第一年就實現利潤4760萬元。省農業廳不久前到山東學習考察,一次就與山東企業家簽定了10多個農業發展項目。借助外力發展壯大龍頭企業,成為湖北發展農業產業化的一大特色。
改革出動力,改革出效益。“寧要活的100萬,不要死的1000萬”,是湖北省改組改制、盤活龍頭企業時的理念。孝感市已完成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改制74家,其中股份制改造13家,實行民營56家,整體賣斷5家,企業活力明顯增強。安陸市農騰公司是一家特種禽養殖和禽蛋加工的國營公司,3年前由民營企業家劉華橋整體買斷后,引進現代管理制度和模式,2001年公司資產比改制前增長近2倍。
雙匯肉食品在湖北遭遇市場和一些職能部門“狙擊”,而一些私宰濫屠的不放心肉卻順利進入市場,威脅市民的健康。這種不正常現象不久前經媒體曝光后,湖北省領導點名批評一些搞地方保護主義的單位,并在媒體上開展了一場解放思想的大討論。經過討論人們對如何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如何在開放和競爭中發展自身,取得了共識。
結構調整、農民增收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看得見的成果。目前,全省納入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地面積達到5000多萬畝,占全省農、林、牧、漁業總面積的26%;參與產業化的農戶達460萬戶,占全省總農戶的47%。上半年,全省農民人均現金收入943元,同比增加38。7元。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湖北農業正在揚帆起航,邁向新的征程。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