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退耕還林帶來的新希望
發布時間:2003-10-0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青海城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千百年來詩人筆下一片蒼涼的青海高原,如今正譜寫著“又是一年芳草綠,春風十里杏花香”的歷史新篇。記者驅車穿行于青藏高原東麓崇山峻嶺之間,漫山新綠直逼眼底,淡雅草香沁人心脾,數百萬畝退耕還林地上布滿著綠色的希望。
在這里,與林草一同生長的還有西部人的幸福。走進青海農牧區,豐收充溢在田間地頭,笑容寫在村民們的眉梢。退耕還林工程正濃墨重彩地勾勒著西部人嶄新生活藍圖。
“賣血鄉”的變遷
青海省樂都縣馬廠鄉甘溝灘村村民李海潮家共有20畝地,現在已退耕19畝。他說:“退耕后,我家每年可得1900公斤糧食和380元的補助。在政府幫助下,家里建了個簡易溫棚,種植反季節蔬菜,農閑時再出去打短工,每年收入不少于6000元。”
甘溝灘村位于海拔兩千六百多米的淺山地區,這里十年九旱,土地貧瘠,風調雨順時畝產小麥也只有五十多公斤,如果遇上干旱,就會顆粒無收。村里年年靠國家救濟,80%的成年人靠賣血維持生計和供子女讀書。回憶起兩年前的光景,李海潮心中有些酸楚,“我家兩個孩子讀高中,每年學雜費需要三千多元,莊稼收成少,全靠吃救濟糧,為了能讓子女讀書,我和妻子只得年年賣血”。
李海潮說,退耕還林后,國家補貼解決了溫飽問題,他也不用守著窮山過日子了,在鄉技術員指導下學會了溫棚種植技術,發展高效設施農業,還計劃進行舍飼圈養,發展家庭畜牧業,現在再也不去賣血了。
馬廠鄉過去是青海省遠近聞名的“賣血鄉”,這個鄉11個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賣血。鄉黨委書記李福平說,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政策以來,全鄉3.6萬畝耕地已退耕2.3萬畝,明年還計劃退耕7000畝。為了幫助退耕戶脫貧致富,政府出資為每戶建了個簡易溫棚,發展高效農業,每個溫棚年收入在2000元以上;全鄉扶持了300個舍飼圈養示范戶,推廣規模養殖技術;同時將所處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的300戶村民遷到外地居住。退耕還林后,村民們富裕了,已不再吃國家救濟糧,也不用靠賣血為生了。
青海湖畔的牧人“別墅”
碧如翡翠的青海湖畔,二十多套新建磚瓦平房一字排開,房前是茂盛的人工草場,屋旁是既作羊圈又可生產蔬菜的溫棚,這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建立的“現代化產業”示范點,群眾把這里稱作牧人“別墅區”。
居住在別墅區的是共和縣江西溝鄉下社村的牧民。正在別墅前院收割燕麥的藏族牧民才科友熱情地將記者請進了剛剛裝修好的新家,捧上了濃香的酥油茶。
40歲出頭的才科友說起生活的變化滔滔不絕。兩年前他和家人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近年來草原沙化比較嚴重,每到季節變換,他都要帶著全家趕著幾百頭牛羊,馱著帳篷,到三四十公里外甚至更遠的地方尋找水草。
“在政府的資助下,我們建立定居點,再不用受游牧的罪了。”才科友說,“我們每戶分得30畝地,我種的燕麥和蘿卜足夠圈養200只羊”。
走進才科友家屋旁的溫棚,記者看到了布滿藤蘿的菜瓜、艷紅飽滿的西紅柿還有滴著露水的黃瓜。“過去我們牧民一年到頭難得吃上蔬菜,現在吃的綠色食品花樣可多啦!”才科友高興地說。
共和縣農林環保局局長魏生超說,退耕還林后,很多草地都在封育,為了幫助牧民,縣里為牧區進行以草場圍欄、牲畜棚圈、房屋定居和人工種草為主的草原基礎設施“四配套”建設,將舍飼圈養、溫室養殖、科學育種結合起來,改變牧民的生活方式。
西繁東育富農家
隨著退耕還林后可耕地的減少,青海省東部地區根據農牧結合的省情優勢,引導退耕戶進行“西繁東育”,即在每年冬春兩季西部牧區牲畜膘情不良時,將大量牛羊販運到飼草料資源豐富的東部農業區進行舍飼圈養育肥后再集中出售。
青海省平安縣石灰窯鄉下河灘村村民冶生錄家的6畝地全部退耕了。他說:“過去種田‘靠天收’,日子過得緊巴巴。現在政府幫助我貸款2萬元進行牛羊育肥,每年冬春兩季可育羊400只,每只羊從西部牧區以340元購進,育肥出欄后能賣三百五十元左右,收入可不少哩。”
下河灘村是平安縣實施牛羊“西繁東育”的示范點。村委會主任告訴記者,以“小群體、大規模、集中建設、分戶飼養”為模式的牛羊“西繁東育”項目給村民們帶來了福音。每年秋冬季節,村民們從省內牧區購進牛羊,暖棚育肥三四個月后出欄。按現在的養殖規模,全村75戶示范戶每年可出售育肥羊四萬多只,利潤在400萬元以上。退耕還林后,山變綠了,以前一下雨就流泥漿的小河溝也變清了,農民也開始富裕了。
近幾年,平安縣爭取“西繁東育”項目資金三千多萬元,農民自籌資金3500萬元,先后建立了一大批示范基地,扶植規模養殖戶3188戶。與此同時,政府部門積極推廣高效設施農業,指導農民發展白靈菇、花卉等科技含量較高產業,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細作。
剩余勞力大轉移
2001年以來,青海省退耕還林面積已達四百五十多萬畝,而從土地耕作中解脫出來的剩余勞力就達三十多萬人,“勞務經濟”已成為西部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平安縣洪水泉鄉槽子村原有104戶人家,四分之三的土地都退耕了,現在四十多戶村民舉家搬遷到了西寧市和格爾木市等地開飯館、烤羊肉串或做其他生意。村黨支部書記劉左元說:“現在每戶基本只留一兩個人照顧莊稼,其他人全去打工了。”據統計,僅青海省海東地區每年的“勞務經濟”收入就高達7億元。
走出高原的農牧民開闊了眼界,思想觀念也在更新。一些外出打工農民憑借獨特的民族特色創出了品牌,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撒拉人的拉面館幾乎遍布大江南北,深受歡迎。化隆回族自治縣下胡拉村馬依哥老漢的5個子女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開拉面館,一年凈賺三四萬元。
為了幫助農牧民外出就業,青海省勞動部門建立了完善的勞動就業服務網絡,形成了省、地、縣、鄉、村聯動服務體系,并開展各項勞動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
海東地委副書記劉山青說:“退耕還林再造秀美山川,也改變了農牧區群眾生產生活方式。過去農牧區群眾既閑又窮,總是聚在墻跟下曬太陽、說閑話。可如今,他們忙著種樹種草、外出務工,全力以赴奔小康。”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