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5-07-0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今年以來,陜縣圍繞“牧、煙、林、果、菜、草”六大支柱產業,調優種植業,調大畜牧業,調強特色產業,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效益農業。目前,該縣糧、經、飼比達到39.8∶55∶5.2,農業產業結構明顯優化。
———信息化建設初具規模。該縣先后投資150余萬元,為縣、鄉兩級信息中心購買了電腦、數碼相機、投影機、傳真機等辦公器材,配備專業人員15人、工作人員10名,全縣262個行政村各培訓了1名信息員。截至目前,該縣上網農戶已達753戶,其中農民經紀人365戶。該縣信息中心自投入使用以來,大量引進實用農業生產技術,許多信息被農民所利用。據不完全統計,每年該縣通過互聯網篩選出來的農業實用項目達1563個,借助網絡銷售蘋果2600萬公斤、蔬菜2300萬公斤、其他農產品1700萬公斤,實現收入1億元。
———標準化生產縮短了農產品“準入”進程。為了進一步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加快農業標準化工作步伐,該縣農業局組織技術人員編寫了《陜縣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手冊》。該手冊匯集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三門峽市地方標準27項,涉及糧食、油料、蔬菜、食用菌、桑蠶五大類作物13個品種,并對每個品種都制定了相應的技術規范,先后在大營、張灣兩個鄉鎮建立了5000畝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區,在大延洼、宮前、菜園三個鄉鎮建立了2000畝植桑養蠶標準化示范區,在東凡鄉建立了種植業結構調整標準化示范點,在陜縣原種場建立了設施園藝標準化生產園,以點帶面,促進了全縣農業標準化工作開展。
———產業化促使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一是龍頭企業帶動。全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宮前富源肉牛育肥廠飼養肉牛300頭,年出欄100頭,實現利稅10余萬元,帶動當地農戶養牛1000頭;三門峽西畜禽總公司從事提供種雞、技術咨詢、防疫服務等業務,每年養種雞1萬只,提供雛雞150萬只;養蛋雞20萬只,供鮮蛋200萬公斤;實現利稅50萬元,帶動農戶3000余戶養雞165萬只,出售鮮蛋1400萬公斤。二是專業市場推動。該縣于2002年投資30余萬元對三門峽西蔬菜批發市場進行了擴建,并制作了網頁,進行對外宣傳,每天在中央電視臺發布菜價信息,使蔬菜交易量成倍增長,當年交易量達到1.5億公斤,實現交易額3000萬元、利稅45萬元。三是經濟合作組織牽動。目前該縣有10余個經濟組織和1500余名農民經紀人,他們擔負著一定數量農產品的購銷業務,是連接農戶與客商的橋梁。張灣鄉雷灣村楊繼周投資30余萬元成立了花卉協會,帶動全村40戶農民栽植花卉40余畝、盆景15萬盆,每年實現銷售收入50余萬元,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蔡仲鳴 仝曼新)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