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1-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湖北隨州市曾都區創新香菇種植模式,發展地栽香菇,實行菇稻輪作,所產鮮香菇比傳統層架式香菇上市早兩個月左右,因其菇形圓整、質量好,吸引外地客商紛紛來此收購,價格每公斤賣到10元左右,仍然供不應求。
曾都區是香菇種植大區,年出口創匯1億余美元,出口量占全國的18.7%,位居全國縣市區第一。近年來,該區不斷改進香菇種植技術和工藝,香菇產業從耗費資源型產業轉變成生態經濟型產業。如今,曾都農民又探索出香菇地栽技術,實行菇稻輪作,即9月中旬稻谷收割后種植地栽香菇,第二年5月菇收后再種植優質稻,實現了穩糧增收的目的,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廣闊空間。
洛陽鎮富民蘑菇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嚴濤介紹,“菇稻”輪作模式在該鎮示范基地已成功試種4年,表現出“五大優勢”:一是節省投資,環保衛生;二是省工省力,適合家庭經營;三是操作技術簡便易學;四是茬口搭配好,種稻與種菇兩不誤;五是種菇廢料就地作肥,節本增效。他算了一筆效益賬,1畝田可以種植1萬袋地栽香菇,收入6萬元;種稻谷收入1400元,去掉成本,兩項純賺3萬余元。
曾都在全區大力推廣菇稻模式,并將地栽菇類發展到香菇、黑木耳、雙孢菇、白靈菇等多個品種。菇稻模式操作簡便,經濟效益高,群眾種植積極性高漲。據了解,該區今年已發展種植面積35萬平方米。(農民日報)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