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2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當下,正是白靈茹即將大量面市的時節。走進天津薊縣出頭嶺鎮中峪村劉愛東的白靈菇大棚,只見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在大棚中,白色菇體像一頂頂小傘茁壯地“綻放”。劉愛東正在一層層地給菌棒涂抹泥漿??匆娪浾咦哌M來,他一邊忙著手中的活一邊說:“這是我今年剛從河南駐馬店學來的新技術。涂上泥漿后,可以更好地為菌棒保濕,效果特別好?!?/P>
白靈菇被稱為食用菌中的“超級皇后”,不好侍弄,但劉愛東經營白靈菇7年來,效益年年遞增,年純收入現在已超過了10萬元,他被當地百姓稱為種植白靈菇的“土”專家。“其實,也沒啥訣竅,我就是遇到不懂的事愛多琢磨琢磨,這一琢磨還真琢磨出來不少道道。”
“琢磨”好了才出手
薊縣出頭嶺鎮是庫區鄉鎮,耕地資源有限。2001年該鎮引導農民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發展設施食用菌。村里就有幾位敢吃“螃蟹”的人,在自家地里建棚種上了白靈菇。但劉愛東沒有急于上手?!爱敃r我也有想法,但資金不足,再有對種植技術不了解,這沒把握的事不敢輕易嘗試。”2002年,出頭嶺鎮政府開始在全鎮推廣設施食用菌種植,并對每個經營戶予以一定的資金支持。劉愛東的心又“活”了。
劉愛東開始查找大量的技術資料,并對當地的地理環境、水質、氣候進行了研究,從中琢磨出了“門道”。有了專業知識“墊底兒”,再加上鎮里請來的專家指導和其他人的成功經驗,劉愛東開始甩開膀子干起來。從2002年的1個大棚,發展到現在3個。不久前,他又新建了4個大棚。這7個大棚可年產白靈菇8萬多斤。按眼下的市場價格,可獲得10萬元以上的收益。
自制大棚供熱用的“土暖氣”
干事創業絕沒想象中簡單。從2002年4月貸款、6月建棚、8月裝菌棒、發菌,一切都非常順利。眼看著白靈菇從菌棒里伸展出裊裊婷婷的“葉片”時,劉愛東甚至開始幻想豐收時的場景。但到了12月初,正是出菇的關鍵時候,出問題了。
“當時是連續半個多月的大霧,由于光照不足、溫度不夠,白靈菇生長緩慢。如果這樣長下去,就趕不上春節期間價最高的時機上市了。”那幾天,劉愛東整天泡在大棚里琢磨,急得滿嘴燎泡。
一天,當冥思苦想的劉愛東看到發菌用的小鍋爐時,突然來了靈感。他借鑒農村自制“土暖氣”供暖的辦法,自己設計制作了一套大棚用供暖系統,用小鍋爐提供熱源,供暖管道交錯盤在菌棒周圍。大棚溫度上來了,白靈菇又恢復了生長的旺勢。到春節前如期上市時,劉愛東的1個大棚就收獲白靈菇1.3萬斤,6萬元投資全部收回,還凈賺2萬余元。點著手里的錢,劉愛東心里樂開了花。
自己制造機器一天可省20多個工
轉化率、配比、常壓滅菌、發菌……在記者和劉愛東聊天的過程中,這些專業名詞流利地從他嘴里冒出來。7年多的時間里,通過對種植知識的不斷學習、結合實際不斷“琢磨”,當年的門外漢,如今成了“土專家”。
培育白靈菇,拌料最關鍵。以往拌料是人工操作,一個大棚就要雇3個人,耗工多、耗時長,還很難達到標準的拌料配比。為提高配比質量,今年春季劉愛東專門到一家拌料機廠參觀學習。當時一臺拌料機要4000多元。劉愛東在廠里一住好幾天,每天觀察生產的流程。又征得廠家同意,測量了機器的各種尺寸,回來后,經過一番“琢磨”,他按照技術參數自己設計制作了一臺拌料機,節省了一大筆資金?!坝梦以斓陌枇蠙C,2個人一天就能干完4個大棚,我這幾個大棚一天就可以省20多個工?!眲蹡|摸著自己的“寶貝”頗有成就感。他還幫村里其他種植戶造了3臺同樣的機器。
在劉愛東的帶動下,出頭嶺鎮已發展以白靈菇為主導的食用菌類800余畝,種植戶近2000戶,帶動相關從業人員達2萬余人。(今晚報/記者解建國 通訊員聞強啟 鵬岳輝)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