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4-1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6.6出耳場地及設施
6.6.1場地選擇
場地環境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NY/T39l-2000的規定,場地周圍開闊、通風良好,
光線充足,靠近水源、交通方便的草地或平地。
6.6.2整床做畦
畦床(耳床),東西方向,長10-20m,寬1.5m-2m,高15cm-20crn,床間過道寬0.5m-0.6m,由過道向下挖土15cm-20cm深放在耳床上,整平,每床四周打上距床面35cm高的木樁。床面要撒1-2cm厚河沙,再鋪一層稻草之后,澆一次透水,擺袋前再撒一層石灰備用。
6.6.3場地設施
擺袋前備好貯水池,設計安好微噴系統,用水質量要符合GB5949-85標準要求。準備好稻草草簾,厚1-2cm,寬100cm,長200-250cm,使用前1天用5%石灰水浸泡半小時。草簾子不滴水為宜。
6.7劃口催耳
菌袋長滿或離袋底l-2cm,春季或秋季栽培時,將菌袋運到栽培場地,即可劃口催耳。
6.7.1 菌袋處理
去掉菌袋的棉塞套環或無棉蓋體,向袋口內折窩進洞口內,用5%石灰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菌袋表面后劃口。
6.7.2劃口方法
將菌袋底朝上,用消毒后刀片在菌袋表面劃“v”字形口,角度45度,斜邊長1.5cm-2.0cm,深0.5cm,環割3排,每排4個,“品”字型排列,每袋10-12個。袋底割一個長2cm的口,可增產。
6.7.3擺袋
采用集中摧耳芽方法時,可將菌袋豎立擺在耳床上,間距2-3cm,每平方米可擺45—50袋。當原基封口要分化時,稀擺,間距10cm,每平方米25袋,1畝可擺1萬袋;或者直接稀擺摧芽出耳,問距10cm,成“品”字排列,邊擺邊覆蓋遮陽網或稻草簾遮光保濕。
6.8出耳管理
6.8.1原基形成期
調節床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85%,每天早晚向草簾噴水保濕,晚間掀開草簾兩頭通風,溫度20℃左右為宜,一定的散射光,床面缺水應補水,切忌向原基直接噴水,約經7-15天,黑褐色原基即可封住劃口線。
6.8.2子實體分化期
床內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90%,早晚可向草簾、床面、菌袋噴霧狀水,在原基未分化前切忌直接向原基上噴水,溫度在15℃-25℃為宜,散射光,適當加大通風量,15天左右原基分化出參差不齊的1-2cm耳片。
6.8.3子實體生長發育期
6.8.3.1濕度
當耳片展開后,空氣濕度要求提高到90%-95%,耳片在1cm大小即可直接噴水,但要勤噴、輕噴、細噴,以保持耳片濕潤不卷為宜,后期適當增加水量,要干濕交替,“干干濕濕”,耳片成熟前應減少噴水量,空氣濕度可降到85%-90%,開放式(全光)栽培只在晚間和早晨澆透水。
6.8.3.2溫度
溫度控制在15~25℃之間,最佳為18℃-21℃,如溫度超過25℃,子實體會自溶腐爛。
6.8.3.3通風換氣
一般每天通風2-3次,每次30~40分鐘,保持足夠的新鮮空氣,可卷起簾子兩邊通風,夜晚可全部敞開草簾通風。
6.8.3.4光線
子實體生長發育要求較強的散射光照,在溫度適宜時,要掀開覆蓋物,使耳片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長發育。
6.9病蟲害綜合治理
防治病蟲害要嚴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盡可能采用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體的綜合治理措施,把有害的生物體控制在最低的狀態。特殊情況下必須使用農藥時,應嚴格遵守“NY/T393—200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中所規定的生產A級綠色食品的農藥使用準則;在原基形成后至采收前絕不準使用任何農藥。
七、采收
耳片舒展變軟,肉質肥厚,顏色淡黑褐色,耳根收縮變細,且腹面產生少量白色擔孢子粉,說明己成熟,應及時采收。采收時在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時或雨后天晴進行,如耳片己成熟,遇到連雨天,則要在停雨時突擊采收,以免過熟引起流耳。采收時根據耳片的成熟度分期收獲,采大留小,用鋒利的刀片齊耳處割下,不要牽動損壞幼小耳芽,同時要注意避免把耳根處的培養料帶出,以保護耳芽和幼耳繼續生長。
采收的黑木耳必須及時晾曬或烘干機烘干進行保藏銷售。
八、產品
產品質量要達到“NY/T749—2003綠色食品食用菌”農業行業標準規定。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