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5-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山高人為峰——記吉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
本刊通訊員 李丹 本刊記者 李昊
編者按:山高人為峰。李玉院士是我國食用菌界的一座高峰,默默耕耘,碩果累累。幾十年來他攻克道道難關,在菌物基礎學研究和菌物工程學研究成果輝煌;他教書育人,甘為人梯,為食用菌業界培養了大批人才。“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李玉院士的工作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高度肯定,在2009年12月李玉院士高票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院士的當選極大地鼓舞了食用菌業界同仁,這在我國當代食用菌產業發展史上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李玉,男,1944年出生,山東省濟南市人,漢族,中共黨員,中科院理學碩士,日本筑波大學農學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俄羅斯農業科學院外籍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第五屆學科評議組成員,《菌物研究》主編,《菌物學報》(至2009年)和《International Medicinal Mushroom》編委,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管理)專家,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992年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收錄或引用,出版著作20余部。建立了教育部食藥用菌工程研究中心,創辦了《菌物研究》學術期刊,在我國創建了較完整的菌物科學與食用菌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了一大批不同層次的優秀人才。先后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吉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獲得專利7項,對我國的菌物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風雨人生路為家 基礎研究競輝煌
展望中國的學術界,各個領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然而,李玉教授最開始所從事的黏菌研究卻是很少有人涉獵的領域,是一條充滿迷茫、寂寞的艱難之路。30年前,導師周宗璜教授將黏菌研究的重擔托付給他,在這條單調而又枯燥的研究道路上,李玉教授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放棄了諸多人生機遇,奉獻了寶貴的青春,幾十年如一日,在黏菌的研究道路上孜孜不倦地鉆研。《人民日報》的專題報道形容他為“孤獨的拓荒者”。8月的長白山腳下,游人如織,山巔卻只有鳥雀共鳴,而那里卻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拿著放大鏡在搜尋著什么;10月的異國他鄉,正是俄羅斯觀賞旅游的好時節,而在深山之中卻有一個老學者在用鑷子挖掘著什么。這就是李玉教授,一路風風雨雨,美好的風景變成了他眼中的匆匆過客,留下來的只有一個個帶著汗水和心血的標本。李玉教授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采集著他心中的寶貝,研究著一個個似乎不起眼的小東西。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李玉教授親自深入全國所有省區開展菌物資源調查,獲1.2萬份標本與菌株。其中僅黏菌就報道了400余種,占世界已知種的2/3,發表新種36個,此前尚無中國人命名的新種,為近年國際上發表新種總數的1/17。出版了國內外獨有的“目”一級專著2部,其中一部為我國這一領域的第一本英文專著,另一部為《中國真菌志—黏菌卷(上、下冊)》。在我國率先對粘菌綱所有目中的重要科、屬、種進行了超微結構、個體發育(明確完整生活史的種數占世界已知生活史種數的1/10)、化學成分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如其中12SrDNA序列占Genbank中注冊總數的87%),從本質上探討了分類單元間的親緣關系及主要類群間和其他生物間的系統學關系,提出全新的系統學觀點,使我國粘菌的研究居世界前列。“黏菌代表類群系統研究”和“重要黏菌類群系統分類學研究”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菌類資源上,發現了新紀錄種148個,已完成《中國真菌志—香菇卷》編輯,標本及菌種保藏量居于國內前列,成為我國這一領域重要的資源庫。這些基礎研究不僅保護了種質資源,挽救了一批瀕危物種,更為進一步評價、利用、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甘于寂寞踏征途 工程研究路漫漫
李玉教授不僅在菌物學基礎研究上碩果累累,在食用菌等菌物工程研究上也是成果輝煌。先后主持并帶領團隊完成菌類科技與工程研究項目,如國家科技部、農業部、“948”、 “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及面上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40余項,對我國的菌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針對北方食用菌品種混雜、良種缺乏、技術落后、傳統栽培模式粗放、產業化程度低等狀況,開展了符合北方生產環境的黑木耳、榆黃蘑、元蘑、滑子蘑、香菇等的系統研發。創建了從種質評價-品種選育-良種繁育-產前、產中、產后關鍵技術-標準栽培模式-產業化等食用菌工程技術體系。黑木耳等品種通過國家品種委員會審定,榆黃蘑等品種通過吉林省品種委員會審定。改進并創新產前培養料處理、產中栽培管理、產后加工的關鍵技術8項,標準技術體系6個,生產工藝3種。研究成果“食用菌新品種選育、配套豐產技術研制及產業化創新體系建設”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北方食用菌高產、高效栽培新模式”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將研究成果轉化并推廣,針對吉林省地處黃金玉米帶、產量高、效益低這一“新東北現象”,提出“南菇北移”“東木西草”“建設百公里食藥用菌長廊”等合理化建議,被吉林省政府采納,并付諸實施,成為新的產業亮點。在吉林東部諸多縣市,如在敦化建立香菇生產基地,使高寒山區發展食用菌生產有了新途徑;在汪清建立黑木耳生產基地,并舉辦了“中國首屆黑木耳節”;在蛟河建立黑木耳及靈芝生產基地,成為“中國黑木耳之鄉”。這些地區的創新技術應用,使之成為全國這一領域的示范縣(鄉)。目前,李玉率領的科研團隊已與東北三省多個市(縣)達成協議,聯合開發食藥用菌產品,建立生產示范基地21個,以“五位一體”模式進行推廣示范,指導培訓技術骨干8000多人次,帶動3萬農戶,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60億元。
真正的農業科學家是最貼近農民、貼近農村的,李玉教授真正做到了這一點,每次去農村的生產基地,都會有大批菇農蜂擁而至,大家都認識他,圍著他詢問各種問題。一次,同行的外國專家看到這種場面贊嘆不已,稱贊中國的科學家能夠這樣貼近農民,千方百計滿足當前農民對實用科技的迫切需求,一如既往為“三農”服務。
為進一步推動食用菌產業化發展,在中國食用菌協會主辦的全國“小蘑菇,大產業,健康萬里行”的大型專題公益活動中,他擔任組委會副主任、專家團團長,親自在國內十幾個省市及香港地區作了十數場報告,受眾達萬人以上,把食用菌工程創新技術推向了全國。
教書育人卅余載 汗澆桃李潤無聲
30年來,李玉院士為了自己所鐘愛的菌物事業,勤奮忘我,惜時如金,出差旅途的鋪位,常是他備課、編撰學術著作、修改文稿的場所,許多講稿、教材、論著都是這樣完成的;有時為了按時講課、做學術報告,即便在出差和返校的當天,他也不顧勞累,如期而至;為了事業,幾十年如一日,他自己沒有年節和寒暑假,平日經常工作到深夜,甚至不顧醫生的叮囑,始終工作在教學第一線。
他甘當人梯,在國內率先建成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較完整的菌物科學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了菌類工程及菌類化學等研究領域的博士后人員30余名,培養指導博士研究生40余名、碩士研究生100余名。其中24人成長為教授、14人為博導,為菌物事業輸送了大批學術、技術骨干。作為著名的菌物學家,他還經常為本專科學生授課、講座,他主講的多門課程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并被評為“吉林省教學名師”。與此同時,創辦了《菌物研究》學術期刊,為菌類工程技術交流提供了園地;建立了“教育部食藥用菌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食用菌創新中心”“中俄菌物資源保育中心”及“中國白俄羅斯菌物資源保育中心”,為菌類工程技術研究提供了平臺。
為將菌物學科與國際接軌,他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出席國際會議9次并在大會發言,主持了“第八屆海峽兩岸菌物學學術研討會”和“中日及泛亞太地區菌物學論壇”,參與主持了“第五屆國際菌根蘑菇大會”,擔任第五屆國際藥用菌大會主席及學術委員會主席。為提高我國菌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推動菌物學科及中國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作出了貢獻。
2009年12月2日,李玉教授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們在歡呼與羨慕的同時,又有誰知道這喜悅背后的故事?又有誰知道他為之付出的甘苦?又有誰知道這是多少個的日日夜夜才換來的成績?在接收采訪時,李玉教授沒有豪情壯語,沒有華美詞藻,他說:“我要用這份厚禮以謝已故恩師的在天之靈,用這份厚禮回報母校的恩情!”多么坦誠的話語,多么真摯的感情!三十年來,李玉教授沒有忘記恩師的遺愿,以這份厚禮完成了恩師沒有走完的路,以這份厚禮回報自己鐘愛的菌物事業,為菌物事業的發展歷程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寫上了濃重的一筆!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