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6-0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這批客人來自越南、印尼、孟加拉、緬甸、坦桑尼亞和南非等15個發展中國家,近日齊聚榕城,參加由商務部主辦、福建農林大學承辦的為期2個月的2010年菌草技術國際培訓班。
“菌草‘神通廣大’,既能用來種植食用菌,還能用作發電燃料,一畝地年產菌草約2.5萬公斤,可發電4450千瓦時。”在豐達生態農業大觀園菌草種苗示范基地,菌草技術發明者、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占熺向外國學員們介紹。聽完林教授的介紹,外國學員們個個嘖嘖稱奇,連連稱嘆。
“這是一項大有‘錢’途的技術。”來自坦桑尼亞的高級農藝師KITIVO告訴記者,在他們國家,菌菇大部分依靠進口,很少有農民種植,如果把菌草技術引入他們國家,一個菇農一年種10平方米面積的菌菇,就會有很好的收入。此外,菌草技術對于改善環境也很有幫助,菌草生產菌菇,菌菇的下腳料生產化肥和飼料,由此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記者從福建農林大學了解到,1971年,林占熺教授首次提出利用漫山遍野的野草栽培食用菌的設想。1983年,他開始了試驗和研究,并在3年后見到第一朵菌草菇——用芒萁和五節芒栽培的香菇。目前,林占熺和他的團隊已成功篩選出45種野生或人工栽培菌草。
據了解,林占熺教授的菌草技術先后在全國369個縣推廣,并傳播到巴西、南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商務部先后將菌草技術列為發展中國家實用技術培訓項目和援外項目,目前已有79個國家的1112名專家、官員及農技人員來榕取經。
“現在,菌草技術已漂洋過海,幫助不少發展中國家的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說起這一點,林占熺教授倍感自豪。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