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6-1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進入6月,隨州“菌種大王”秦大海成了最“窮”的人。
今年香菇豐收,秦大海一口氣收下了菇農100多萬斤香菇,掏出現金5000多萬元,“兜兜里一分錢也沒有了。”與秦大海交談時,他時常爽朗大笑。一方面,香菇品質好,可以出口海外賣個好價錢;另一方面,菇農們賺了錢,他打心底高興。
到秦大海這里賣香菇的菇農,大部分來自隨縣草店鎮一帶的百里香菇長廊。
秦大海是百里香菇長廊的第一戶菇農。1980年前后,不滿20歲的隨州草店鎮青年農民秦大海在家反復試種段木香菇,多次嘗試歸于失敗。
聽說河南省光山縣有個福建人在種植香菇后,秦大海立即帶上干糧,步行幾百公里前去拜師。福建師傅被他的誠心感動,允許他在那里義務干活。通過幾個月的勤學苦研,他逐漸掌握了種植香菇的關鍵技術。
1981年,秦大海開始大面積種植香菇、黑木耳,一舉成為草店鎮首個萬元戶。他在實踐中成功探索出了雙套袋的“海斌模式”種植技術,使菌袋成品率達到98%以上,出菇率100%,花菇率80%以上。隨后,海斌菌種廠誕生。
不幸的是,2000年正月,秦大海創辦多年、滾雪球發展壯大的海斌菌種廠被一場大火燒為灰燼。擔心他一時想不開尋短見,鄉親們紛紛來看望他、安慰他。
堅強的秦大海沒有倒下。大火燒毀了廠房、財物,卻沒有燒掉技術。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秦大海東山再起,并通過兩年努力,將一家小菌種廠發展成了有兩個分廠的海斌菌種總廠。
在秦大海的影響和示范下,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種植香菇。他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種植筆記整理編印成《袋料香菇栽培技術》和《天麻有性繁殖技術》兩本書,免費送給鄉親們學習。
鄉親們怎么也想不到,一個占地一畝的大棚,按秦大海的方法種香菇,一年純收入能達到4萬至5萬元。不知不覺間,草店鎮、三里崗鎮一帶已經形成了一條綿延150多里的香菇種植長廊。
現在的秦大海,喜歡下鄉,也有些害怕下鄉。看著鄉親們種植香菇致富,他感到特別欣喜。但鄉親們見到他,都會想方設法向他表達感謝。
一次在草店鎮檀山村,種植戶郭記中、鄧愛學、劉友貴都要請他吃飯。他選擇在老郭家吃飯,弄得老鄧和老劉有些不高興。沒想到,不久他倆又回來了,老鄧拿來了一大塊羊排,老劉則將家里的熏狗腿帶了過來,硬要塞給他。
鄉親們各種樸素的表達方式,總讓秦大海異常感動。他覺得,被他們真心認可的感覺,是一種多少財富都換不回的成就感。
正是這種成就感,讓秦大海時時掛念著鄉親們,催促著他不斷探索香菇栽培新技術,帶領大家收獲更多財富。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