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7-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在福建省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無疑是主導產業之一。今年第一季度,該縣食用菌產量產值再創歷史同期新高,食用菌鮮品總產量16.3萬噸,產值5.97億元。其中,銀耳產量7.76 萬噸,產值2.72億元;茶薪菇產量 5.85萬噸,產值2.05億元。
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在古田食用菌產業的科技力量主要集聚在民間,全縣十多家菌種研究所主要科技人才基本都是菇農出身,他們在種植、育種過程中,不斷摸索創新,鑄就了該縣食用菌產業如今的輝煌。
“泥腿子”菇農轉型技術專家
入夏,古田銀耳種植雖暫告一段落,但古田縣日新食用菌研究所卻依然繁忙。新廠房內工人正在焊接忙裝修,舊廠房內一位工作人員正忙著檢查、整理新菌母種。
所長鐘冬季的愛人鐘秀梅喜上眉梢告訴記者:“這些菌種是黑木耳,去年培育了幾千袋,農民試種效益非常好,今年我們打算擴大規模,培育幾十萬袋進行推廣種植。”
食用菌研究所,很容易讓和知識分子聯系到一起,而擔任所長的鐘冬季卻是古田鳳都鎮山黨村地地道道的農民。1984年,鐘冬季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如何栽培銀耳,后來自學制種技術。
勇于創新的他沒有安于現狀,而是不斷地開拓創新研發新品種,如今走進千家萬戶餐桌的茶薪菇正是他當年引進培育的新品種,他的“銀耳菌種最適菌齡的研究”、“北菇南移”項目、“銀耳袋旁劃線增氧新工藝”等項目獲國家專利。
鐘冬季成功地從一個“泥腿子”轉型為食用菌科技拔尖人才。而他的轉變只是古田食用菌產業人才中的一個代表。
目前,該縣從事菌種研究以及十多家菌種研究所人員,基本上都是菇農出身,如陳金贈、姚錫耀、倪繼峰、倪繼輝、陳健江等,均在食用菌產業中脫穎而出,他們創新的種植、育種等技術,為古田食用菌產業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力量。
“土專家”創新科技拯救菌都
“1998年12月26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關于古田銀耳熏硫增白的報道,對古田銀耳產業造成巨大傷害,可謂瀕臨滅亡。”古田縣高級農藝師丁湖廣回憶道,1999年,為破解銀耳顏色問題,菇農開始在菌種更新、栽培技術等方面找出路,不斷刷新創新記錄,使古田食用菌產業逐漸復蘇。
年秋,大橋鎮菇農陳金贈對菌種進行篩選、試種,終于發現有些菌種不用熏硫而自然白,最終選定9901銀耳新品種,提供廣大菇農種植;2004年大橋鎮菇農姚錫耀在種植銀耳過程中獨辟蹊徑,成功將銀耳放置在罐中種植;2007年,興達銀耳研究所張漢文在野生銀耳轉種培育出TRB-4和TRB-5兩種菌種,銀耳產量得到較大提升;2009年,倪繼峰和陳健江發明了容腔安全栽培法,讓銀耳不受外界污染健康自然成長,并從一腔一朵發展到一腔四朵,不僅可健康食用,還能作為觀賞品。
雖然銀耳對溫度比較敏感,但倪繼輝就不信邪。他大膽地從室內栽培搬到田地進行,又從田地轉到高山,不斷探索、實踐,終于研究出反季節菌種。目前,卓洋鄉秀峰村全村3000多人口,基本沒有外出打工,都在家種植反季節銀耳,全村年產銀耳達3000萬擔,僅銀耳人均年收入就達1萬元。
政府菇農齊心重振菌都輝煌
近年來,為鼓勵食用菌民營科技發展,該縣出臺了專項獎勵、扶持政策,設立科技進步獎,對7項獲得國家專利的科研項目共發放獎金達13萬元;對去年剛立項研究的項目每項支持5000至2萬元,支持食用菌科研。
政府多次邀請省級專家舉辦食用菌技術講座,僅去年就培訓菇農3000多人次,推廣應用茶薪菇菌糠加工有機肥等五新技術7項;積極引進灰樹花等新品種試驗,幫助菇農開展物理防蟲害試驗、田間藥效與殘留試驗、以及農殘和重金屬對產品質量引影試驗;積極鼓勵和扶持栽培大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和企業建設工廠化生產基地,發展設施栽培。
該縣還加大“中國食用菌之都”和“古田銀耳馳名商標”兩大品牌的宣傳推介力度,提高商標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指導企業規范使用“古田銀耳”地理標志商標。
政府給力,企業發展更有勁頭。古田縣涌現出了塞翁福食品、順達食品等一批食用菌龍頭企業,他們的產品已進入國內許多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每年需使用“古田銀耳”地理標志產品(馳名商標)專用標志超數十萬個。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