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余兆豐看精彩人生——記我國食用菌行業微生物專家余兆豐先生
發布時間:2012-02-1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刊記者 姬丹丹
“回顧過去的歲月,我走過的實在是一條再平凡不過的路。如果說我取得了點滴的成績,我想那是由于我安于過平凡的生活,可以專注于我的工作。”這是余兆豐先生對自己的評價。
余兆豐先生雖然是一個80歲的老人,但仍在為我國成為世界食用菌強國而努力工作著,“有朝一日讓國外同仁到中國來取經學習食用菌技術”是他一生的追求。他從事微生物工作五十多年如一日,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戰,研究食用菌培養技術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對年輕一代食用菌技術研究者寄予很大期望,并將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總結出來,希望能對年輕學子有所幫助和啟迪。他先后申請了十項系列專利,前五項解決了制種的關鍵問題,后五項解決了用于規模生產的重大問題。在液體菌種深層培養技術方面,他走過的三個階段基本可以體現出他的主要研究:
第一階段是簡易生物發酵工程時期,主要是搞好科技普及進行辦班推廣。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余兆豐就解決了食用菌生產污染及簡易設備問題。他采用逆向思維解決了第一級開瓶污染問題,將污染觀察檢驗先于接種之前,在證實無污染后利用正壓反向密閉導入培養液。將傳導、對流兩種方法應用于加溫及冷卻過程,解決了滅菌處理時發酵罐中死角難以滅透和冷卻時產生負壓反向回流污染的問題。將接種及培養過程采用密閉管道連續系統,科學地避免了污染。他認為,世界上沒有不能用的發酵罐,沒有不能當發酵罐的容器,物理方法不行,則可采用化學及生物學的滅菌方法。
第二階段是生產菌絲體產品。他將原來的液體菌種固體發酵改為液體菌種生料開放式混播接種(液體:固體=1:2),使原來的發菌周期由一個月縮短到2-3天。這就是利用優勝劣汰的生物界自然規律,干料滅菌不徹底不如不滅菌,打個時間差,雜菌永遠長不過本菌。
第三階段是大生產應用。他的第十項專利《蒸汽滅菌系統及滅菌冷卻方法》,在冷卻時通入經過過濾的凈化氣流,出氣端也設置過濾裝置,避免停電時空氣回流污染。滅菌高壓鍋旁的密閉空間也設置過濾裝置,先吹出已經滅過菌的蒸汽,起到降塵作用,再吹熱空氣,最后吹出室溫空氣。讓此空間氣壓永遠大于外界氣壓,就成了級別相當高的GMP車間。在此環境內,可采用大料滅菌,搞自動化流水線,先接種后裝瓶(袋),然后裝框床栽。滅菌時采用蒸汽脈沖滅菌法,無死角,細胞壁易破,菌蛋白易凝固。采用不扎繩或加蓋,可帶來易滅菌、易冷卻、方便接種、省時省力、滅菌徹底等優點。實施中,若采用真空冷卻,料溫從100℃降到30℃只需10分鐘,其速度之快是現有普通冷卻方法難以想象的。這項發明,徹底解決了現有大生產中
滅菌——冷卻工藝中的不合理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大生產中,解決了污染,掌握了最佳生長時間(放罐時間),后面就是應用固態發酵配合的問題。他認為五個原則要掌握好,一是營養好一點。因為最佳狀態出現在生長期——對數期階段,微生物就象孩子處在青春發育期一樣,需要供給足夠的營養,尤其是碳、氮源要有保證。二是水份少一點。因為液體菌種本身就是液態,生長快、水分太多就會影響呼吸。三是氧氣多一點。注意通風供給足夠的氧氣,若采用開放效果更佳。四是酸堿度正確一點。不要像固體種接種那樣有意將PH值調高控制污染,因為固體菌種接下去是一個塊接觸一個面,菌絲死后變酸其他面還可生長,而液體菌種就不吃料、不生長。五是在允許溫度情況下,溫度偏高一點,否則本菌要產生能量抗外界溫度才能供本菌生物能做工用。所以,他所做的菌絲體產品只需2-3天就能完成。
余兆豐先生從事微生物工作五十多年,前半生與病原性微生物打交道,病原性微生物原始種都是從菌種庫供給的凍干菌種。如今他設想為了解決直投式液體發酵容易導致菌種衰退變異的問題,采用升華方法,將食藥用真菌菌種凍干保存。相信一種保存期長、不變異、不失活、攜帶方便的食藥用真菌凍干菌種經過他的努力,必將在不久的
將來面世。
“立足本職,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是余兆豐先生對待工作的態度。看似簡短的幾句話,卻包含著他對人生的獨特見解,包含著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情與執著,也是對他所取得的業績最好的見證。余兆豐正在以“液體菌種,根在鎮江,源于兆豐”為口號,用自己的專利、新技術在利用微生物造福人類的研究領域繼續做出貢獻。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