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04-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以前種小麥(2604,-1.00,-0.04%)油菜,年收入三四千,現(xiàn)在經營雙孢菇,年收入翻了近10倍。這兩年,地處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烏蘭縣柯柯鎮(zhèn)納木哈村的部分農民積極調整產業(yè)結構,依靠種植雙孢菇走上了一條致富路。
納木哈村長年種植結構單一,農民重復著“耕一春,收一秋,四季汗白流;干一年,盼一年,年年不掙錢”的低效農業(yè)生產模式。2009年,村上在扶貧項目的支持下,陸續(xù)建起了100棟日光節(jié)能溫室。這么多溫室種啥能致富,農民心里都沒底。
看到這種情況,烏蘭縣教育科技局的工作人員積極行動起來,經過走訪調研,他們認為利用當地冷涼氣候條件,因地制宜地發(fā)展溫棚雙孢菇是一條可行之路。
該縣教育科技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雙孢菇種植是一項投資相對較少、見效較快的項目,加之該項目所需的秸稈、牛糞、石膏等原材料在烏蘭縣非常充足,并且可以實現(xiàn)當地農業(yè)、畜牧業(yè)、林業(yè)、和菌類等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因此該局牽線搭橋,協(xié)助村子從西寧市引進雙孢菇品種,并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讓雙孢菇在納木哈村安家落戶。
3月9日,記者在納木哈村采訪時看到,雙孢菇種植戶葛海青正在自家的溫室里忙碌著。“去年我的雙孢菇銷路很好,不僅俏銷烏蘭縣市場,而且還打開了西寧市的市場,我的兩個溫室掙了4萬元呢!”葛海青說,“今年我試種平菇也成功了,品種多了,收入可能比去年還要高呢!”
據介紹,該村目前已有60多棟大棚生產雙孢菇,20多戶種植戶捆綁發(fā)展,成立了烏蘭縣綠源種植合作社,去年,他們共生產雙孢菇10萬公斤,收入80萬元。同時,帶動周邊富余勞動力800余人(次)就業(yè),實現(xiàn)勞務收入54萬元。(記者馬悍德 曉光)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