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適時印發《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工作方案》
發布時間:2013-10-2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農業物聯網,即在大棚控制系統中,運用物聯網系統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PH值傳感器、光傳感器、CO2傳感器等設備,檢測環境中的溫度、相對濕度、PH值、光照強度、土壤養分、CO2濃度等物理量參數,通過各種儀器儀表實時顯示或作為自動控制的參變量參與到自動控制中,保證農作物有一個良好的、適宜的生長環境。遠程控制的實現使技術人員在辦公室就能對多個大棚的環境進行監測控制。采用無線網絡來測量獲得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可以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達到增產、改善品質、調節生長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農業物聯網發展初期資金瓶頸制約嚴重,仍需要政府資金扶持和大型企業的前瞻性投入。應完善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引導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農村信息化建設。
物聯網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綜合信息傳感設備,把物體與互聯網連接,進行信息交換,進而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新技術。目前,物聯網在監測農作物灌溉、土壤空氣變更、畜禽環境以及大面積的地表檢測等方面正逐漸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物聯網的應用既能改變傳統粗放的農業經營管理方式,也能提高動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傳統農業耕作方式已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為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支撐農業現代化建設,今年初,國務院下發《關于推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農業部更適時印發了《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工作方案》,首先選擇有一定工作基礎的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開展試點試驗工作。根據方案,設立天津設施農業與水產養殖物聯網試驗區、上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試驗區、安徽大田生產物聯網試驗區。三大試驗區覆蓋了現代農業生產的種、養、監管領域。近期,農業部、中科院、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又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農業物聯網建設。
在實驗區外,全國各地農業物聯網發展也是方興未艾。寧波用物聯網技術栽培葡萄,只需點下鼠標,附近葡萄園內的土壤溫度、水分含量、空氣濕度等一目了然,減少人工成本1/3以上;湖北聯通建立了統一的“農業新時空”信息化平臺,累計為200多萬農民用戶提供信息化服務。物聯網在現代農業上的應用已經越發廣泛。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