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認識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隨著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推廣應用,秸稈用作肥料、飼料、工業原料、燃料和食用菌基料的產業化利用得到較快發展。特別是一批以秸稈為工業原料生產代木產品、發電、秸稈成型燃料、秸稈沼氣企業的興起,推動了秸稈商品化和資源化,實現了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和農民增收。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延伸農業生態鏈條,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態文明建設。
(二)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徑。據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氣象局遙感監測顯示,夏秋收期間秸稈集中焚燒,增加了部分區域霧霾天氣的嚴重程度。近兩年,全國秸稈焚燒火點數總體呈上升趨勢。相關研究報告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每年因秸稈焚燒向大氣中排放的顆粒物有數十萬噸,區域內PM2.5日均濃度平均增加60.6微克/立方米,最多增加127微克/立方米,秸稈焚燒對大氣污染的影響非常大。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是當前治理大氣霧霾的有效措施,任務緊迫而艱巨。
二、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情況
(一)秸稈綜合利用現狀。2013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可收集量2億噸,利用量1.6億噸,秸稈綜合利用率81%,比2008年提高12.3個百分點。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等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分別為85.6%、76.6%、83%、80%、76.5%、81%。
(二)秸稈禁燒情況。2013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東省等地區焚燒秸稈火點數均有所減少,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兩地區秸稈焚燒火點數有所增加。北京市實現2013年夏秋兩季0火點數,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等地區火點數分別為11個、481個、407個、179個和866個。其中,天津市、山西省、山東省等地區分別比2012年減少63.3%、18.6%和34.7%,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兩地區分別比2012年增加了27.6%和61.3%。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雖然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秸稈綜合利用政府資金投入不足,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項目扶持力度不夠,秸稈綜合利用“小而散”項目沒有得到支持;二是缺少能夠使廣大農民和企業“雙贏”的有效經濟政策;三是秸稈還田和收集一體化裝備嚴重不足,農機收獲缺少留茬標準,留茬高低及農田秸稈清理與農民利益銜接不緊密,農民為提高機械收獲作業效率,降低油料和人工成本,導致留茬過高;四是部分基層干部及農民對秸稈綜合利用潛在價值和違規焚燒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缺乏對地方政府的考核和責任追究;五是秸稈禁燒的法律依據不足、機制不健全、執法力量薄弱、執法難度大,禁燒監管難以落實到位。
三、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到2015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平均達到88%以上,新增秸稈綜合利用能力2000萬噸以上;基本建立農民和企業“雙贏”,價格穩定的秸稈收儲運體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格局;建立并落實秸稈禁燒考核機制,及時公布并向地方政府通報秸稈焚燒情況,不斷強化秸稈禁燒監管。
(二)分省目標。到2015年,北京市力爭全部實現秸稈綜合利用;天津市秸稈綜合利用率90%;河北省秸稈綜合利用率95%;山西省秸稈綜合利用率85%;內蒙古自治區秸稈綜合利用率86.5%;山東省秸稈綜合利用率85%。
四、重點工程
(一)秸稈肥料化利用工程。實施秸稈機械還田補貼項目,對實施秸稈機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壓等機械化還田作業的農機服務組織進行定額補貼。建設以秸稈為主要原料的有機肥工程,生產商品有機肥料。大力推廣生物菌劑快速腐熟還田和秸稈堆漚還田技術,推進秸稈就地就近還田利用。2014‐2015年,新增秸稈肥料化利用能力240萬噸。
(二)秸稈飼料化利用工程。種植或訂單采購青貯玉米,有償收集秸稈,大規模制作全株青貯飼料、氨化秸稈飼料、微貯秸稈飼料,形成商品化秸稈飼料儲備和供應能力,為周邊大牲畜養殖戶(場)提供長期穩定的粗飼料供給。青黃貯飼料生產項目以“二池三機”為基本建設單元,“二池”為青黃貯窖池或氨化池,“三機”指秸稈收獲粉碎機、運輸壓實機、打捆包膜機。2014‐2015年,新增秸稈飼料化利用能力270萬噸。
(三)秸稈原料化利用工程。推進秸稈清潔制漿、人造板、墻體材料、紡織工業用纖維、包裝材料、降解膜、餐具、簾柵等原料化利用。培育龍頭企業,示范帶動秸稈原料利用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2014‐2015年,新增秸稈原料化利用能力300萬噸。
(四)秸稈能源化利用工程。建設秸稈致密成型燃料生產廠,配套高效低排放生物質爐具,實現秸稈清潔能源入戶。建設投料棚、致密成型車間、成品庫等土建工程,以及秸稈粉碎機、成型機組及配套設備、生物質爐具等設備工程。以自然村或農村社區為建設單元,建設秸稈沼氣工程,配套建設輸氣管網等設施,實現秸稈沼氣直供農戶,提供生活用能。建設秸稈裂解氣化集中供氣工程,為農戶提供生活用能。建設秸稈炭化工程,生物碳用作優質燃料、土壤改良劑、重金屬鈍化劑、生物有機肥料及工業原料。加快生物質發電/供熱示范建設,完成現有生物質電廠供熱改造。2014‐2015年,新增秸稈能源化利用能力10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