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六靖鎮農民企業家廖澤福,在當地和上級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在家鄉投資辦公司種木耳,大獲成功。六靖鎮因此成為北流乃至玉林最大的木耳規模生產基地,廖澤福則成為遠近聞名的“木耳種植大王”。2015年,廖澤福決心乘勝前進,加倍擴大種植規模,進一步發展壯大當地木耳種植產業,帶領更多的農民發家致富。
廖澤福的公司名叫“北流市精準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種植木耳,生產基地位于六靖鎮長江村。3月5日,記者走進基地大棚,仿佛走進一個巨大的生產車間,車間里搭滿兩三米高的木架子,架子上整齊地擺滿用來種植木耳的“木耳包”或“木耳棒”。雖然不是木耳生產旺季,但是在很多“木耳包”上都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木耳,一些工人在采摘或分揀木耳。廖澤福告訴記者,他的木耳生產基地面積25畝,全部租用當地農民的土地,被租用土地的農民則在基地當工人、領工資。整個基地平時共有30名左右工人,月工資2000元左右,最高每月達3000元,最少也在1500元以上,在家門口“當工人”,農民朋友很開心。
廖澤福的木耳生產基地2014年3月開始搭棚,6月建好大棚并種植毛木耳,9月開始大量產出木耳。從產出木耳到年底,不到半年效益已經非常可觀,而且發展前景看好。廖澤福介紹說:“去年總共做了大概80萬包菌種,木耳產量接近50萬公斤,總營業額200多萬元。主要銷往廣東的廣州,廣西的南寧、北海、桂林、柳州等地,目前還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在當地政府和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等上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廖澤福的木耳生產基地已建成“玉林市毛木耳標準化生產試驗示范基地”。基地采取標準化生產,集成與創新應用釘型菌種、水冷控溫、高壓霧化等關鍵技術,突破傳統栽培方式,即使在桂東南地區35℃的高溫下,木耳也能順利生長,實現全年不間斷生產木耳。有了技術支撐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廖澤福對發展壯大木耳產業信心十足。他表示,2015年他的木耳基地面積要在原來基礎上擴大一倍,由原來25畝擴大到50畝,年產值達到1200萬元左右,帶領更多的父老鄉親參與種植木耳。
廖澤福非常看好木耳種植產業,他更長遠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左右時間里,通過各級部門支持,把木耳種植面積擴大到200畝以上,將六靖鎮發展成為玉林市最大的木耳生產基地、廣西區內有名的“木耳種植大鎮”。同時,將木耳產業打造成為六靖鎮和北流市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一大“名特優”農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