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以來,我國農民合作社快速發展。截至2015年4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突破137萬家。農民合作社在推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中堅力量和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
但也要看到,農民合作社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存在著規模小、實力弱、人才缺乏、市場意識不強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一、關于建立健全政策法規,不斷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后,合作社相關配套法規制度不斷完善。2007年,國務院制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農業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工商總局制定了有關合作社示范章程、財務會計、合作社稅收政策和登記管理等規章制度,全國有19個省(區、市)出臺了合作社地方性法規,31個省(區、市)政府出臺了支持合作社發展的具體意見,構建了指導、扶持和服務合作社發展的法律制度體系。
二、關于制定優惠的財政稅收政策,加大政府扶持
中央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的建設與發展,明確要求把合作社作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強調采取切實措施支持合作社發展。近年來,各有關部門按照中央要求,制定了財政、稅收等扶持政策,不斷加大對合作社的支持力度。
一是給予財政扶持。近年來,中央財政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加大對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增加專項資金投入,采取“中央指導、地方落實”的管理方式,將審批權下放到地方,支持各地通過競爭立項、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扶持合作社引進新品種和推廣新技術,開展品牌培育、市場營銷、農產品初加工等,增強了合作社市場競爭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推進支農項目對接,在安排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田水利建設等項目時,將合作社納入支持范圍或明確要求向合作社傾斜,推動建立健全財政補助形成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機制。創新資金使用機制,從2013年起,開展財政支持農民合作社創新、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等試點,鼓勵和引導有關省份采取幫助打通信貸通道、搭建公共平臺、推廣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探索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和合作社發展模式。調整完善補貼政策,2015年調整完善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政策,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重點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下一步,財政部將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著力強化資金監管,確保各項扶持政策落到實處,為促進合作社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給予稅收優惠。2008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明確了合作社增值稅、印花稅優惠政策。對于減免合作社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的建議,財政部將有針對性地做好調查研究,在操作可行、風險可控的基礎上,認真吸收借鑒。
三、關于完善農村金融體系,改善融資環境
近年來,銀監會不斷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積極引導改進農村金融服務,重視對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截至2014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合作社在內的農村各類組織貸款7061億元,比2014年初增加1078億元,比上年增長17.2%。一是制定支持政策。2009年,銀監會、農業部印發《關于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金融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加強和改進對合作社的金融服務措施。2012年以來,銀監會啟動實施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陽光信貸”和“富民惠農金融創新”三大工程,引導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積極探索量體裁衣式的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2014年,銀監會、農業部印發《關于金融支持農業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的指導意見》,引導金融機構重點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需求,提高授信額度,創新信貸模式。二是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把合作社納入信用評定范圍。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合作社特點的信用評價體系,逐一建立信用檔案,規范開展信用評定,穩步構建合作社自愿參加、政府監督指導、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支持的授信管理模式,對信用等級較高的合作社在同等條件下實行貸款優先、利率優化、額度放寬、手續簡化的正向激勵機制。三是創新適合合作社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鼓勵把對合作社法人授信與對成員單體授信相結合,采取“宜戶則戶、宜社則社”的辦法,提供貸款優惠和服務便利。將農戶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機制引入合作社信貸領域,積極滿足合作社小額信貸需求。對資金需求量較大的,鼓勵運用政府風險金擔保、涉農擔保機構擔保等給予資金支持。進一步探索擴大合作社申請貸款可用于抵押的財產范圍,創新抵(質)押貸款品種,發展自助可循環流動資金貸款品種。四是重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購買農業生產資料、購置農機具、受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事農田整理、大棚等基礎設施建設。五是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合作社規范開展內部信用合作。下一步,銀監會將會同有關部門,引導合作社規范開展信用合作,選擇部分省份組織開展金融支持農業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試點,著力加大對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