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香菇之都隨州,從上世紀80年代起家,如今還站在舞臺上的香菇商,僅雷于國一人。
愛思考,愛聯想,能創新,讓雷于國在35年的商海沉浮中,堅強地活了下來。2014年,隨州香菇產值達到2萬噸,裕國菇業占了一半。
人生逆轉不言敗
1981年,16歲的雷于國還是隨州三里崗的普通農民,當看到很多人南下經商,也效仿著用竹籃、挎包提著幾十斤香菇,坐一天的火車上廣州,偷偷向市民販賣。“因為香菇品質好,很快就賣完了。”他在販賣香菇過程中發現,很多土得掉渣的食品,換上一層包裝,價格立馬翻番。于是,他照葫蘆畫瓢,第一個為隨州香菇穿上了“外衣”。
幾年下來,雷于國跑遍了廣州、深圳、東莞、廈門等城市,并于1992年在廈門成立一家公司,做起了香菇出口生意。小學畢業的他,憑著一股鉆勁,將隨州香菇賣到了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正當他春風得意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一夜間,亞洲各國對人民幣匯率貶值30%—50%,雷于國損失慘重,不僅虧光了多年積累的1000多萬元,還欠銀行800多萬元貸款,夫妻因此離異。“雷于國這輩子不可能爬起來了!”不少人這樣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一遍遍聽著《水手》,雷于國又回到了偏僻的三里崗,出現在鄉親們面前。
一切從頭開始。雷于國向親戚朋友借錢,先償還貸款。“公司倒閉了,信用不能倒下!”他繼續做外貿出口。“我有客戶,有資源,只需要一筆資金,就能重新運轉起來。”果然,不到3年時間,雷于國還完了所有欠賬,并成立隨州第一家香菇進出口公司。
恢復香菇出口退稅第一人
在隨州,雷于國是享受香菇出口退稅政策的第一人。
2012年,國家取消蔬菜出口退稅,香菇被列為蔬菜品種之一。一時間,隨州香菇出口大幅下滑,企業、農民收入銳減,地方經濟發展受到很大影響。“香菇是農產品,怎么能作為蔬菜一刀切呢。”雷于國不甘心,第一個站出來給商務部、海關總署寫信,呼吁國家加大對香菇的扶持力度。他的行為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商務部、海關總署等相關部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到隨州實地調研。
最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13年5月,國家恢復了對香菇的出口退稅政策,并將退稅比例從13%提高到了15%。這一事件,大大提高了雷于國在國內外的行業影響力,訂單如雪片般飛來。
2014年,裕國菇業實現銷售額11.6億元,居全國農業企業百強第17位。當年,公司成功登陸新三板,融資1.1億元。
“瞎琢磨”打開內銷市場
在隨縣的裕國菇業加工廠,有一塊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的試驗基地,大棚里培育著猴頭菇、玫瑰菇等十多種特色香菇。每一種香菇的標簽上,寫著一位專家的名字。原來,雷于國與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合作,聘請了9位專家在此做試驗。“提升香菇質量,需要科技作支撐。”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出口增速放緩,雷于國開始將目光轉向國內,經過一番考察,他決定與大企業合作。
當他看到街邊小攤在鹵香菇時,腦海里立即閃出一個念頭:鹵香菇能不能推廣呢?
他找到周黑鴨的老板。對方試制鹵香菇后,投放市場大受歡迎。向雷于國采購的200噸香菇,上市不到2個月就被一搶而空,周黑鴨又追加采購1000噸。“明年,周黑鴨采購可能會達到4億元。”雷于國說,通過努力,公司先后與貴州老干媽、陳克明面條、雙匯集團、真功夫、統一企業、沃爾瑪、華潤集團、同仁堂等一批知名企業合作,將香菇推廣到了關聯行業各領域。
今年,公司內銷額預計達到2.6億元,成為新增長點。(記者 談夢嬌 通訊員 張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