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半個月,南寧市金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3000包菌種就可以往外運了,對于合作社理事長林亮娟來說,像這樣的菌種外運已經不是什么難事。誰也沒曾想到,在這之前,他們還需要從外地購買菌種。
在西鄉塘區的金陵鎮,香蕉掛滿枝頭,一梭梭仿若新月,一眼望不到頭,大家都知道金陵鎮是香蕉之鄉,不少農戶也因為香蕉而鼓起了“錢袋子”。可林亮娟卻沒有隨大流,她憑著自己的生意頭腦,開辟了一條致富的新路子,在她的帶領下,金陵鎮的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農戶們靠種植食用菌走上了致富路大量菌類加工食品也走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
曾經,林亮娟也和鎮里的眾多農戶一樣,自己經營著本地小生意。然而,不甘于現狀的她開始將目光從香蕉轉移到食用菌上。她告訴記者,身邊的一位大姐正是依靠成立食用菌合作社富了起來,周邊的農戶也一同坐上了這趟致富的“班車”。2009年,通過不斷的考察、研究,林亮娟的心里漸漸有了一幅發展的藍圖。
“金陵鎮普遍種植香蕉,但是這樣單一的種植結構似乎飽和了。”林亮娟說,走合作社的路子,大家一起抱團發展,這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經過發動,村里大部分婦女加入了進來。2010年10月,南寧市金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當時吸收了80多名成員,其中女社員占了90%,這也是西鄉塘區第一個以婦女為社員的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理事會租下了村里的30畝地,發動、蓋棚、買菌種,多管齊下,終于在2011年底把8個大棚立了起來。
然而致富的道路并不好走。林亮娟回憶說,當時的菌種幾乎都是從外地購買,成本高、運費貴、時間長,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但是,由于資金匱乏、種植規模上不去、設備不精良、無力引進新品種、人手不夠等因素的制約,合作社一度受到市場沖擊。“要想辦法自己生產菌種。”理事會的成員們暗下決心。2012年,理事會拿著自己的積蓄和爭取到的上級部門的資金,開始建設包括滅菌室、接種室、培訓室在內的廠房。很快,菌種再也不用到外地購買,這讓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合作社在當年建立了年產200萬棒食用菌生產線,主要生產金福菇、秀珍菇、毛木耳等,菌棒除了滿足合作社基地和周邊縣市農戶需求,還遠銷廣東、云南、貴州等地。林亮娟說,2012年當年的產值就達到127.2萬元,打響了金科食用菌“婦”字品牌,讓人們充分領略到了巾幗迷人的風采。
隨著事業的發展,不甘于滿足現狀的理事會又把眼光投向了新品種研發,合作社的規模也由最初的82戶發展到115戶。近年來合作社還組織參加了自治區農業廳農產品展銷會、東盟展銷會等,產品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好評。吸引了香港食品集團、廣西投資集團聯合會及韓國企業家等前來考察洽談項目合作。林亮娟介紹說,合作社還變廢為寶,充分利用廢菌包、下腳料等,經過深加工成為有機肥料和飼料,用于原生態綠色蔬菜、水果種植,配套發展特色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