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菌棒的濕度,千萬不能缺水,要適當通風,控制好溫度……”在康保縣閆油坊鄉劉美營村菌香四溢的大棚內,一位中年男子正在給人們講授香菇種植技術,言談舉止間流露出不一般的見識。
他叫張功,出生在劉美營。年輕時,張功離開家鄉外出打拼,多年下來,吃苦耐勞、頭腦靈活又講信用的他,成了上海一家公司年薪20多萬的“白領”。
雖然小有成就,城市的生活也比較優越,但有個想法一直在張功腦子里徘徊不去:應該回到家鄉的土地上做點事!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功對種植食用菌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帶著多年打拼的積蓄,他回鄉開始創業。
沒有任何種植經驗,要想闖出一片天地談何容易?辭掉上海的工作后,張功馬不停蹄地搜集資料自學,向專家請教,到內蒙古等地參觀,五年下來,終于掌握了壩上反季香菇的栽培技術。
“香菇被譽為‘菇中皇后’,在民間素有‘山珍’之說。康保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香菇生長。同時,這里水質良好、空氣新鮮,‘菌棒’所用的木屑,都是無工業污染的樹木,符合香菇無公害生產的要素條件……”言談間,張功儼然一位香菇種植的行家里手,聽他介紹“養菇經”受益匪淺。
由于產品注重綠色無公害,張功的香菇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他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一個菇棚約放8500到10000根菌棒,每根菌棒出4茬,可出產近1公斤香菇,如果每公斤按批發價7元計算,一個大棚至少收入5萬元。張功告訴記者,目前香菇銷售不錯,自己還雇傭了十多位村民在大棚里打工。
談到下一步的打算,張功還有新想法:“我想打破單一種植模式,建造高標準自選自摘的生態采摘園,讓游客可隨時采摘新鮮香菇。下一步,還想與專業合作社合作,進行保鮮、烘干等深加工,并結合電商模式,把康保香菇推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