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今年56歲,1982年入黨,1983年從部隊復員,1998年企業轉制后在開魯縣磚瓦廠下崗。下崗后的他自主創業,帶領社區居民發展食用菌產業,通過多年工作經驗積累,摸索出了“支部+協會”助推戶域經濟發展、安排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的工作模式、創建起了“就業型支部”,同居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下崗不失志自主創業奔富路
1998年,正想施展抱負的張義和一百多名職工下了崗。為了生計,他養過豬,養過蛋鴨,但均未獲利。“光榮”下崗加上連續創業失敗的他,目睹和自己一起下崗、生活窘迫的工友們,張義暗中下定決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定要帶領他們闖出一條路子,擺脫困境。
下崗前,張義就曾小規模試種、栽培過食用菌,對發展食用菌栽培的市場及前景有一定的了解,確信這個產業在北方是朝陽產業。
為了掌握食用菌栽培技術,張義2000年開始花費4000多元自費到河北石家莊、遼寧朝陽、吉林蛟河等地國家正規食用菌研究所和栽培基地考查學習,回來后,他買書籍,訂專業刊物,結合實踐苦心鉆研,接著買工具,建溫室,在自家院子里起步試種食用菌。
由于經驗不足,也受地理氣候條件制約,張義的食用菌種植一開始并不順利,一次次試種,一次次失敗,曾一度他連本錢都賠光了。但失敗并沒有讓張義氣餒,總結經驗教訓,張義經過反復試驗,2001年他在自家院子里的兩座共半畝地的小溫室中,終于成功地育出了成品平菇。
張義發現,這次成功培育的平菇生物轉化率達120%,每平米產值40多元。這個數據讓張義眼前一亮。從此,他更加刻苦鉆研技術,白天黑夜在溫室里操勞、觀察、總結,漸漸地每平米由當初的40元產值到后來100元的產值,品種也達到6個。
到目前,張義領導的合作社母種、原種、栽培種全部達到自繁自育,其中12個珍稀品種中有一個番菇品種,2個平菇品種在張義研制的半地下培育模式下反季節出菇,打破了開魯地區伏天無菇的歷史。
2013年每市斤批發3——4元,2014年達每市斤5元。其中黑平1號被通遼市職業學院引進后,因菇質特優,被當做課堂、實驗室教學用種。玉米秸稈發酵料作平菇培養基因高產低成本,2014年被菇農全面推廣使用。
成果共享帶領居民齊發展
在張義的影響下,從最初的只有他的哥兄弟和親戚5戶試種食用菌,到后來磚廠家屬區的居民也加入進來,發展到76個棚舍,120多人從業,由于產業規模壯大,開魯街道黨工委及時組建食用菌產業協會,黨支部和產業合作社,并同市縣就業單位組織了近150多人的食用菌培訓班,課時近1個月。
2004年在街道黨工委的重視下,由張義倡導組建了“開魯街道食用菌產業協會”,動員下崗職工從事食用菌種植,下崗職工王喜,患有腰間盤突出癥,日常只能打零工,經協會動員、支持選擇了養菇之路,現年收入5萬多元,成為小有名氣的養菇能人。
2011年11月,在街道黨工委、縣供銷合作社和老科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開魯縣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發展到了120多人,社員的增加,技術普及,質量的管理,產品的銷售等等都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大問題。張義帶領合作社理事們,學習合作社管理知識,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總結多年來經驗教訓,形成了“五統一、一分散”的管理模式。“五統一”即:統一技術服務,統一菌種培育和原料購進,統一安排品種和種植批次,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銷售。“一分散”即:分散種植經營、形成大規模發展、小群體種植的模式。舉辦多期食用菌培訓班,培訓種植戶110多人,組織下崗職工種植戶參加了縣就業局,市職業學院菌種工培訓班,歷時一個多月理論與實踐操作,經市職業培訓處驗收,共120余人獲得“食用菌菌種工初級證書”,張義獲高級技工稱號。
由于產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在生產實踐中互補性功能作用較強,會員不斷擴大,目前,張義的合作社已有會員216人,除下崗職工76戶種植食用菌,還有開魯縣內5個鄉鎮40多戶發展食用菌,對他們的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起到了輻射和推動作用。
履行職責永遠服務居民
張義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幾年來,他多次被開魯縣開魯街道黨工委評為優秀支部書記,4次榮獲縣級優秀黨員,下崗再就業帶頭人。2012年被評為市級優秀黨員,榮幸地被選為縣十屆、十一屆黨代表,他的事跡被錄制成優秀黨員風采錄;2012年協會被縣老科協評為小農戶科技園建設示范園;2013年被老科協推薦為全市百名老科技工作者之星。由于協會引領作用,216名會員中近百名大中專生及高中生從中受益,十年來,本村原70戶人家就有26名大學生,平均2.7戶就有一名大學生,一家兩名大學生的有5戶,現有15名已參加工作。
張義說,雖然自己對居民就業、創業貢獻的是微博之力,但是卻得到了通遼市委、開魯縣委、開魯街道黨工委等多次獎勵,面對這些榮譽,張義說:“這是黨對我工作的鼓勵與希望,今后我將繼續履行黨員職責,永遠服務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