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3-30
來源:磐安新聞網
近日,在雙峰鄉皂坑村山之舟生態農業公司香菇基地,包金亮正忙于食用菌科普展示館建設。他說,創辦食用菌科普展示館是他多年的愿望,目前,國內香菇主產區福建古田和我省的慶元都有食用菌博物館,作為香菇之鄉,我縣也應當有類似場所。“其它地方的食用菌博物館都是政府投資,不賺錢的,我的食用菌博物館是與旅游相結合,不僅能向前來參觀的游客普及食用菌知識,而且能夠創造經濟效益。”
目前,科普展示館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鋼架大廳已經完成,室內采摘體驗區基本完工,食用菌歷史、文化、技術等展示資料及栽培模式展示正在不斷完善。包金亮計劃把食用菌科普展示館建成體驗式休閑旅游基地,走農旅結合的發展道路。雙峰鄉是菇仙故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目前該鄉已經啟動建設菇仙公園,不久以后,菇仙公園和山之舟科普展示館將成為雙峰旅游的一個新亮點。
二十多年來,包金亮在科技興菇的路上越走越寬,相繼獲得縣科技特派員、縣優秀農業鄉土人才、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感動磐安人物、金華市十佳新農民、省十佳農民大學生、浙江電大優秀學員、省農村科技示范戶等榮譽。他的企業被評為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市級農業科技企業、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企業、國家星火計劃實施企業。
海外種菇,破解貿易壁壘
在發展食用菌過程中,雖然包金亮竭盡所能改善香菇質量,但還是常常被國外種種“綠色壁壘”擋道,菇農為此屢屢蒙受損失。同樣1公斤香菇,內銷價格僅為10元左右,出口價也只有18元,而韓國香菇在首爾的售價卻達每公斤80元。2003年,日本一家食用菌企業希望在中國招一名技術能手,本來就想到日、韓等食用菌技術強國學習的包金亮馬上報了名。在日本的三年,他掌握了行業先進技術,同時,他發現如果在當地直接生產香菇,就能繞開很多壁壘,獲得更高的利潤。
鑒于來往日本的簽證比較難辦,包金亮把目光轉向同樣是食用菌需求大國的韓國。由于韓國人工費用比國內高得多,包金亮把需要大量人工的前期培育放在磐安,由自己的研究所組織當地菇農培養菌袋,再把這些菌袋運到韓國,在韓國出菇。這樣一來,成品菇就成為韓國本地生產的“綠色產品”。“在標準嚴格的韓國生產的香菇,再出口到其它發達國家,綠色壁壘沒了,一路綠燈。”
創辦“山之舟”,以科技推動菇業生產
2007年初,包金亮回到家鄉。2010年,在縣政府及相關部門支持下,包金亮在雙峰鄉投資500余萬元,創辦磐安縣山之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建立了占地100畝的工廠集約化食用菌生產基地,成為我縣首家農民投資的較為規范、完善的設施農業基地。公司通過了GAP和有機認證,成為食用菌行業標準化生產的先驅。
“山之舟”改變了當地傳統粗放式生產模式,以自主研發的發明專利(食用菌集約化栽培工藝與裝置)為依托,實現低耗、高效、優質的集約化生產。食用菌集約化生產技術使生產成本降低15-20%,生產效率提高20%。他編寫的《香菇菌袋越夏技術要點》有助于菇農及時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各香菇主產區普遍存在的高溫燒菌問題。他精心選育的“新藝一號”香菇新菌株菇型好、產量高、品質優,被韓國、日本及國內20多個省市引進栽培,成為極具開發潛力的更新換代品種。他制訂《香菇菌袋生產出口操作規程》,達到成品率98%、外運零損耗、出菇率100%,為菌袋生產和出口提供了科學依據。他自主研發的“食用菌集約化栽培工藝與裝置”、“便攜式食用菌消毒接種器”、“節能食用菌蒸汽滅菌裝置”等16項發明先后獲得國家專利。他研發的“食用菌多級循環模式”被評為浙江省生態農業“十大創新技術和模式”。
當選科技特派員,赴新疆指導種菇
2011年7月,包金亮等12人被選為第四輪縣科技特派員。此后,他的培訓授課活動更多了。2012年開始,包金亮作為科技特派員投入援疆工作,指導幫助新疆農民種起了香菇。
阿克蘇是浙江省對口支援地區,2012年3月到2013年,包金亮多次赴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特長為當地農民做好“安居富民”項目。托乎拉鄉是溫宿縣的城郊鄉,下轄9個行政村,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土地的征遷,不少農民成了失地戶。為此,金華市援疆指揮部在當地建設安居富民示范村,一方面幫助農民新建抗震安居住房,改善農民生活條件,另一方面通過推廣食用菌生產等項目,幫助農民增收。2012年8月28日,包金亮在托乎拉鄉向當地干部、農戶介紹香菇種植技術。他在授課時說:“我們磐安是中國香菇之鄉,這個香菇是磐安的品種,是磐安農民的‘致富香菇’。今后我們負責為大家進行技術培訓,大家栽種以后可以到市場上銷售,也可以由我們回收加工銷售,希望它也能成為溫宿農民的‘致富香菇’。”
在近兩年的時間里,包金亮經常奔波于磐安、溫宿之間。通過他的努力,溫宿菇農逐步掌握了香菇種植技術,種植香菇成為當地一條新的致富門路。
言傳身教,以技術服務菇農
作為科技特派員,包金亮積極參與我縣科技培訓活動。2012年,全縣食用菌培訓現場會在“山之舟”基地舉行,全縣100多位食用菌種植戶及鄉鎮分管農業領導參加,包金亮現場展示、介紹了食用菌新技術。2014年7月,全省殘疾人珍稀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班在我縣舉行,包金亮系統講授了香菇工廠化栽培技術、食用菌創業攻略。學員們仔細聽講、互動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有一位來自義烏的殘疾人原來從事養雞,“三改一拆”后,他沒法從事原來的行業,聽了包金亮的講課后,他轉行種植香菇。他從1萬袋開始種植,目前年種植量已達4-5萬袋,還帶動了其他養殖戶種植香菇。
在包金亮的輔導下,周邊縣市不少農戶學到了香菇種植技術,增添了新的創業門路。仙居縣田市鎮有位陳姓農戶原來種植藥材,2012年開始,在包金亮指導下種起了香菇,取得良好效益,實現了成功轉型。浦江縣浦陽鎮一位費姓農戶原來辦有制鎖廠,2013年“三改一拆”后拆除了廠房,在包金亮指導下,他利用拆除后的廠區種起了香菇,目前基地規模已達到10多萬袋。
近年來,包金亮不斷進行食用菌新品種試驗,引進、栽培猴頭菇、豬肚菇、黃金菇、桑黃菌、靈芝等品種。2014年開始,他還對60多個香菇品種進行選育。他說,一個品種要實現規模化生產,必須經過小試、中試、推廣等過程,耗時較長。目前,他的選育試驗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