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08
來源:黑龍江農業信息網
以前,很多農村孩子刻苦攻讀考大學,目的很明確,也很簡單,就是為了走出農村,尋找好生活。
現如今,也有一些農村大學生,畢業后選擇回鄉。目的也一樣,為了過上好日子。
大同區高臺子鎮的王國博,就是這樣一位返鄉創業的農村大學生。
近日,記者來到高臺子鎮永躍村的綠云朵食用菌種植合作社,整齊干凈的白色廠房沐浴在陽光中,與其身后環繞的果樹花卉交相輝映,煞是好看。
走進標準化蘑菇生產車間,菇床上一個個戴著“帽子”的小白菇,排列整齊,鮮嫩綻放,散發出陣陣清香。幾名婦女正站在特制的梯子上采摘,她們動作嫻熟,往下一摁,輕輕一扭,小小的雙孢菇就脫離了菇床。
“我們合作社在去年引進了雙孢菇生產線并進行了試生產,一試就成功。今年,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帶動更多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3月份我們又增加了5個蘑菇生產車間,并自制了一套機械化上料覆土設備。”負責人兼技術員的王國博向我們介紹起來。
王國博邊演示自動化設備的奇妙之處邊介紹:“以后廠房要實行密閉無菌管理,除了采菇期,其它時間不允許進入,全部實行自動化管理。”
“合作社就是王國博牽頭創辦的,這小伙子真不錯,上得了大學,還干得了農活,我們全村人都喜歡他。”村里的貧困戶王艷祖迫不及待地“插話”。
自從2014年,王艷祖就在合作社干活,他很滿意這份工作,不但解決了家庭開支,也能照顧家里老人。
在王艷祖的娓娓道來中,我們腦中王國博的形象更加豐滿了。
王國博畢業于大慶師范學院,2014年參加工作后,在我市的一家傳媒公司做策劃,工資可觀。
來自農村的他,經常關注一些國家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新聞及相關惠農政策,這也讓他堅定了回鄉創業的想法。
回家鄉做什么?他和哥哥王國明把創業目標鎖定在了綠色循環農業上,也就是種植雙孢菇。
種蘑菇,是個技術活。剛開始,王國博也懵門兒,為全面掌握種植技術,他幾乎把所有時間投上了,整天蹲在棚里,備料、消毒、發酵、接種、安棚、上架,特別是出菇后的上水、采菇、剪菇等一系列繁瑣而細致的工作一項不落。
“既然干了,就干出個樣兒……”雖然經常累得精疲力盡、渾身疼痛,但他從來沒想過放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王國博終于從對雙孢菇一竅不通的門外漢,成為一名“土專家”。
在他的帶領下,合作社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合作社有一次隧道四條、二次隧道兩條,各種設備齊全,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作料,除滿足自用的35批料之外,還給當地的70個大棚提供用料。在出菇管理方面,除采菇外,全部實現了機械化,節省人工80%。
從今年6月份開始生產到年底,預計可生產270噸蘑菇。按照目前市場批發價13元每公斤計算,預計下半年的銷售額達351萬元,利潤100萬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