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農業政策重點速覽: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涉農企業等為扶持對象,以貼息、補助等方式帶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為手段,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現代化為目標,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農業優勢產業。
國家對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已經開展幾年了,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政策也在調整,從2016年開始,項目申報調整了主體范圍,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能申報,這給了更多農民拿到政策支持的機會。
一、什么樣的項目能得到支持?
《關于做好2017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里明確說:
大力扶持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種植基地、養殖基地、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設施、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建設; 優先扶持以基地建設、新技術和新品種引進與推廣、種養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為主要內容的項目。
不予受理的項目:
(1)對國家產業政策限制和淘汰的相關項目(參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3年本〕》);
(2)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和有關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公約附錄的動植物加工流通項目;
(3)已申報2017年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的單位申報的項目;
(4)有不良誠信記錄或被列入黑名單的涉農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等申報的項目;
(5)其他未按規定申報的項目等。
二、什么樣的主體有資格申請?
申報項目的涉農企業應具有法人資格;工商管理部門注冊登記且經營一年以上,具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持續經營能力,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自籌資金能力;沒有不良誠信記錄;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經營管理制度和機制,管理規范。
申報項目的農民合作社應具有法人資格;注冊登記且經營一年以上;沒有不良誠信記錄,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和相應的項目建設與經營管理能力;符合農民合作社有關規定,產權明晰,章程規范,運行機制合理,管理比較規范,示范帶動作用強。
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項目的要求由各省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三、資金扶持方式有哪些?怎么選?
根據資金扶持方式的不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主要分為貼息項目和財政項目兩類。
同一項目單位在同一年度內(以資金安排年度為準)只能獲得一種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扶持方式。
所以,大家要根據自己項目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1、貼息項目
財政貼息是政府提供的一種較為隱蔽的補貼形式,即政府代相關主體支付部分或全部貸款利息。
《通知》提出:要加大貼息力度,重點扶持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等。
(1)支持范圍
貼息項目應優先支持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的產業。
對于未列入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但市場發展前景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其他產業,也可列入扶持范圍。
貼息貸款由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用途符合國家金融政策和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扶持范圍,貸款期限、貼息期限及額度等符合規定要求,項目申報材料齊全完整。
(2)適當簡化貼息項目申報程序
采取先確定范圍、后據實結算方式,根據當地扶持重點,建立擬貼息項目單位名錄并主動提供給金融機構,次年根據實際獲得的貸款及付息進行貼息結算。
貼息范圍為列入2017年擬貼息名錄的項目單位在2017年會計年度實際發生并已經支付的貸款利息。
貼息期限為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貼息率不高于同期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檔次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單個貼息項目的財政資金貼息額度不高于500萬元。
擬申請貼息項目的單位,可以直接向所在地農發機構申報,也可以通過金融機構向所在地農發機構推薦。
2、財政項目
財政補助是政府直接給予相關主體相應資金等支持。
《通知》提出:財政補助重點用于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
(1)項目要求
財政補助項目要符合當地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規劃,有助于補齊農業產業鏈條短板,提高農業產業整體發展能力和競爭力;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明顯;市場潛力較大,輻射帶動能力強,顯著帶動農民增收,預期效益好;建設方案、產品技術和工藝路線合理,項目建設符合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要求,有利于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投資估算合理,自籌資金來源有保障,籌資方案可行;土地流轉用地或項目建設用地手續合法。
鼓勵財政補助項目實行“先建后補”管理方式。單個財政補助項目的財政資金申請額度不高于自籌資金額度。
四、政府的下一步工作
省級農發機構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布申報指南并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明確項目申報單位需提供的相關材料,并要求項目申報單位確保項目申報材料的真實、可靠與完整。
地方各級農發機構要公開項目申報要求,認真組織符合要求的項目申報單位申報項目,認真審核申報材料。
省級農發機構要提前安排布置有關工作。要認真組織項目評審(也可根據有關規定下放項目評審權限),通過互聯網等媒介向社會公示擬立項扶持的項目,及時向下一級農發機構批復年度實施計劃,并報國家農發辦備案。省級農發機構應于2017年3月底前將貼息項目單位名錄匯總表報國家農發辦。
目前,已經有部分省份出臺了該省份的《申報指南》。建議大家一定要密切關注所在省份財政部門的網站,或者直接咨詢相關工作人員,及時了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