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151個貧困縣年度項目資金優先傾斜這六類農業項目
發布時間:2016-11-25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農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要著力在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防災減災等方面,加大農業項目資金向貧困地區傾斜支持力度。
加強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
對于在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范圍內的151個貧困縣,年度項目資金優先傾斜安排,加快建成一批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生態良好的高標準農田。
向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優先安排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改善水電路、糞污處理、防疫、質量檢測等基礎設施條件,培育壯大一批設施完備、環境友好的養殖場(小區),鞏固和提升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帶動能力。
強化農業科技推廣服務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向貧困地區延伸,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糧棉油糖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等補助資金向貧困地區傾斜安排,支持貧困地區特色資源開發;加大貧困地區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扶持力度,不斷提高貧困地區農機裝備水平;加快實施國家級和區域性制育種基地(場、中心)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貧困縣加強良種繁育基地等設施條件建設,提高供種能力和生產效益。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鼓勵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開展“糧改飼”試點。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試點、高產優質苜蓿示范片區建設、畜牧良種補貼、基礎母牛擴群、漁業標準化健康養殖等補助資金,優先安排到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鼓勵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資金向貧困地區傾斜。鼓勵貧困地區培育特色農業品牌,逐步完善農產品產地市場交易、冷鏈物流等設施條件。
加快發展農業信息化,加快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支持貧困地區開展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創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認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企業創建,因地制宜在貧困地區開展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
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
推動涉農建設項目、財政補助補貼資金將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列為優先支持對象。鼓勵中高等學校特別是農業職業院校畢業生、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務工經商返鄉人員等在貧困地區領辦興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
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
加強貧困地區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推動貧困地區特色農業減損增效。綜合考慮貧困地區畜禽品種、數量、分布區域以及免疫工作量,加大動物防疫經費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小麥“一噴三防”、病蟲害防治、草原滅鼠、農業生產應急救災等政策資金,加大對貧困地區傾斜支持比重和覆蓋范圍,提高貧困地區防災減災能力。
加強資源環境保護
優先在貧困地區設置國家農業可持續試驗示范區,優先實施生態循環農業、農村沼氣、東北黑土地保護、石漠化綜合治理、退牧還草、濕地保護與恢復、農牧交錯帶已墾草原治理等生態工程,新增退耕還林還草任務優先向貧困縣傾斜,在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積極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支持水資源豐富的貧困地區開展漁業增殖放流,加強水生生物保護區建設。
貧困縣打捆申報項目
按照“兩同、兩確保”的原則實施“打捆”。
一是堅持同一縣域,即在扶貧縣的縣域范圍內,實現項目打捆;
二是堅持同一專項,即根據農業部明確的投資專項科目分類,如沼氣工程、農作物種子工程等,對專項內不同類型的項目,可以進行打捆整合;
三是明確承擔單位,要確定一個事業單位法人或企業法人作為牽頭單位,負責項目申報和牽頭組織實施等;
四是明確實施管理機制,圍繞項目的總體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管理辦法,明確牽頭單位與各參與單位的分工協作與責任要求,做到有序推進、依法依規實施。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