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復雜形勢和多重挑戰,我國農業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優的良好態勢。農業的內涵從數量供給發展到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供給,農產品供給端開始追求差異化、品質化和綠色原生態化供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農業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
供給更安全、更干凈、更營養的農產品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有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明年的農業供給側改革,將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
今年以來我國在綠色產品供給側,圍繞兩個著力點推進,為深入推進綠色食品供給夯實了基礎。
一個著力點是,突出農產品優質安全,調優農產品結構。今年以來,我國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新建成果菜茶標準園800個,創建禽畜水產養殖示范場6851個。扎實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設活動,首批命名107個縣市,加快全程監管和追溯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新認證“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地理標志)產品1.3萬個。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開展無疫區和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全年未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另一個著力點是著力促進農業綠色發展。今年以來,我國緊緊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全國建設高標準節水農業示范區11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200個,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600個。創建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和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水產養殖健康示范面積比重達到51%。啟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實驗示范區創建,探索農業綠色發展新模式。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明年要深入實施化肥農業使用零增長行動,全面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切實抓好農業資源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加快構建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機制。重點是抓好現有補貼政策的整合完善,對一些不符合綠色生態導向的政策,要及時調整政策方向,完善政策內容。同時,繼續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再確定200個縣市開展試點。
讓改革紅利和效應惠及農民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深刻變革,不能只動結構不動機制,要用改革的辦法激發活力、增進動力。韓長賦表示,總的方向是要堅持市場化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依靠市場手段動員要素、優化配置、提升效率,以市場倒逼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要大力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提升農業市場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
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農村改革的試點正在逐步擴大。明年的重點是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等。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進一步打造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