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10月,一直陰雨連綿,那月的最后一天,久違的太陽從云層后露出了笑臉。家住丹鳳縣河澗社區的陳書義趕忙在院子里鋪好塑料條紋布,把已經烘干裝袋的香菇倒出來晾曬,再去一去潮氣。
“剛才有收購的上門看貨,說有點潮,讓我再晾晾。”今年52歲的陳書義種香菇已經有6個年頭了。以前,他在距離丹鳳縣城一個多小時路程的老家南溝村,靠跑拖拉機拉貨為營生。后來,村里人少了,陳書義的生意也淡了很多。了解到當時香菇的價格還可以,他就和同村的幾戶人家商量著一起種香菇。
初種香菇嘗甜頭
萬事開頭難,2010年,第一次種香菇的陳書義,專程從武關鎮請來香菇種植大戶來他們村進行指導,種植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他都會通過電話聯系及時解決。當地做菌棒的材料不夠,他租了一輛大卡車,去渭南市買修剪下來的果樹樹枝,運回來粉碎做袋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的5000袋香菇菌棒的收益不但收回了本錢,還小賺了一筆。經過第一年的小試牛刀之后,陳書義慢慢地增加菌棒袋數量,與此同時,香菇的價格也是一路攀升。“當時的收購價已經到了每斤38—40元,是最近這幾年最高的價了。”陳書義回憶道,“正是那幾年掙了一些錢,后來才能搬出山溝,搬到縣城里住。”如今,陳書義在縣城的河澗社區有了自家的三層小樓,一家人其樂融融。
擴大規模栽跟頭
其實,當初陳書義從老家搬出來,不僅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也是想能有更好的條件種植香菇。陳書義老家所在的南溝村元臺組,用他的話說就是“住在山頭上”,從山下的公路到家門口,短短的幾里路,不但全是土石路,而且坡度也不小,每次開著拖拉機都走得特別小心。平地少、缺水源、路況差,山外的原料運不進來,收獲的香菇賣不出去,這些都限制了陳書義把香菇種植規模再擴大的想法。
陳書義和同村的幾位種植戶商量一番,決定一起把香菇大棚搬出大山。他們在附近的村子里租了約12畝土地,大家都把大棚建在一起,形成規模,資源共享。2014年冬天,陳書義在建新大棚之前,專門去了趟河南省,用一個星期考察了一些香菇種植基地,并引進了自動接種機。
2015年,陳書義投資了15萬元,建起6個香菇大棚,準備的一萬多袋菌棒也很快上架,就等著出菇了。在這個階段,陳書義發現有的菌棒長不出香菇,最終,近三分之一的菌棒都壞掉了。原來,罪魁禍首竟是高價買回來的自動接種機,由于陳書義沒有完全掌握自動接種機的使用方法,加之機器不能根據袋料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導致菌種埋入的深淺達不到要求,才出現了之前的一幕。僅這一次失誤,就讓陳書義損失了近10萬元。
總結經驗終成功
痛定思痛,陳書義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他沒有因以往的失敗而縮減數量,而是繼續保持相同數量的菌袋,并且接種也改用傳統的人工接種,速度雖然慢了些,但卻保證了質量,出菇率高。
每天早上6點鐘,陳書義就趕到大棚,忙到晚上10點多甚至更晚,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今年,他的第一批香菇長勢格外好,最忙的時候每天需要雇十幾個人手來幫忙。這些小小的香菇寄托著陳書義全家的希望,他盼望著明年能有個好收成,彌補之前的虧損,讓香菇種植更上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