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談夢嬌)趙叢斌是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名法警,從去年6月份,作為第一書記被派駐到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董家嶺村,到村之后,趙叢斌鋪下身子主動作為,利用該村優勢發展食用菌大棚,并逐步建立食用菌合作社,助力全村老百姓脫貧致富。摸準村集體的“脈”狠抓隊伍建設“趙書記到我們村以后,立即鋪下身子,深入群眾,為村里的事情跑上跑下,給大家辦了不少實事、好事。”提到趙叢斌,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董家嶺村的村民由衷贊嘆。從去年6月駐村以來,趙叢斌帶領村兩委一班人,迅速理清思路,積極開展工作,實現了全村貧困戶脫貧、省級貧困村摘帽的任務目標,贏得了駐村干部群眾的一致擁護。
董家嶺村地處丘陵山地,屬于庫區移民村,1961年由西湖鎮荻竹澗一村搬遷而來。2014年該村被定為省級貧困村,共有村民46戶,137口人,以前由于村小事少,除兩委換屆等重要會議外,黨員每年開會不過三、四次,每次開會黨員到會人數極少。時間長了,黨員意識淡薄,先進性、模范作用無從談起。村兩委班子如果一盤散沙,農村工作寸步難行。趙從斌駐村后,以黨的群眾路線和“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建章立制,加強村“兩委”制度和規范化建設,明確“兩委”議事范圍、程序,做到公正處事、平等待人;實行村兩委成員座班值班,每月一次黨員大會,每周一至二次村兩委會。會前重溫入黨誓詞,會上有事議事、無事學習,會后組織黨員打出黨旗義務勞動,并把黨員出勤情況當場張榜公布,村“兩委”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不斷增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發揮。
去年全鎮綜合考評,該村位居全鎮第五名,一舉改變了以往的落后形象。鋪下身子扶貧攻堅趙從斌到村以后,立即租住兩間民房,吃住在村,從鄉鎮領導、包村人員,到鄰村干部、本村干部,再到村里的老黨員、普通群眾,逐戶上門,廣泛調查了解情況。確保查找的問題不虛不空,制定的措施切實可行,工作的方向目標明確。
經過走訪調研,趙從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并在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該村五年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了重點工作,列出12件為民服務實事。鑒于西湖鎮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且該村地處山區、群眾脫貧愿望強烈、山地流轉相對容易等實際,經與村兩委反復研究,并報鎮黨委政府批準,確定了建設食用菌大棚、實現精準扶貧的發展思路。經趙從斌的積極協調,鎮政府征求鎮里另外兩個省級貧困村河溝村、申莊子村的意見后,決定將兩個村各28萬元的扶貧專項資金和我們董家嶺村44萬元的扶貧專項資金,集中使用,在董家嶺村建設食用菌大棚5個。
建合作社,解村民后顧之憂項目定了之后,趙從斌馬上組織村“兩委”成員先后到泰安、東港區南湖鎮等地考察學習大棚建設,最終確定使用新型鋼塑復合骨架,其優點是高強度、高硬度、高彈性恢復,使用壽命可達20多年,而且表面光滑,采用插接式安裝,可移動性強,便于循環利用,也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建設過程中,趙從斌與村“兩委”積極動員,做好群眾工作,順利完成所需流轉土地;配合鎮黨委政府相關部門嚴格把關,從資金使用審批到工程質量保證等各方面嚴格要求,沒有出現任何紕漏。經鎮領導積極協調,幫助該村引入樂豐食用菌生產合作社合作經營,保證了技術、資金和銷售,實現了項目投產即有產出、有效益,解除了村里和群眾后顧之憂。該項目建成后,3個村以土地、扶貧項目等折股量化注入樂豐食用菌,以扶貧資金30萬入股,貧困人口及村集體均以股權享分紅,形成持續穩定的資產保值增收機制。
同時,根據不同村貧困人口數量、貧困程度,不斷優化股權分配方案,優先保證脫貧股,預留集體股,每年收益12萬元,扣除土地流轉費2萬元,剩余10萬元,其中董家嶺占220股,一次分配可分紅4.4萬元;二次分配,脫貧股、集體股分別占50%,則未脫貧戶8戶11人年人均分紅2000元,村集體年分紅22000元。
為擴大收益,形成規模,趙從斌又向他的“娘家”——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爭取支持,由該院再撥款30萬元建設了兩個大棚。完善村里各項設施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一件大事,街道很重視,村干部也很犯愁。他帶領村兩委反復研究提出了“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自己動手不等不靠,有計劃、有步驟地搞好綠化、亮化、硬化、美化。
去年10月,爭取鎮黨委政府支持,完成排水溝、戶外沉淀池建設,村兩委動員黨員帶頭、養殖戶自行出資配套了戶內沉淀池,杜絕了養殖污水外流。該村完成了村主要道路兩側綠化、美化,兩委干部和黨員包片負責養護,三天兩頭義務澆水,綠化苗木成活率達90%以上,安裝路燈6盞。爭取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區委辦公室幫助,裝修了辦公場所,建設了文化大院,配套了農家書屋、美術展室和辦公器材,市法院專門配套500余冊新圖書。最近,籌措資金5萬元,建設了一處文體活動廣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趙從斌任職以來,除了定向為19戶貧困戶爭取的每戶3000元收益的“富民生產貸”項目資金,以及為個別特別貧困人解決的棉衣、被、面、油等物資外,還先后通過區幫扶企業出資現金2萬元,為該村70歲以上老人設立孝德基金,市中級人民法院為每戶購買300元取暖煤,大棚收益30﹪用于貧困戶。在這些扶貧物資的分配過程中,趙從斌首先讓兩委干部逐戶走訪生活困難群眾,了解他們的愿望與需求,再召開會議研究分配方案,然后提交黨員大會討論通過,最后張榜公示。這樣,既保證了分配的公開公正公平,又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去年8月份,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突襲村受災很重,趙從斌第一時間安排村兩委干部逐戶排查群眾受災情況,尤其是把2戶危房戶的3位老人安排到村委大院暫住,并由村兩委干部輪流送飯,黨員群眾對村兩委評價又多點了一“贊”。 實干贏得村民認同趙從斌到村工作伊始,不少群眾背后說,“人家是來鍍金的,村里情況很復雜,他不會愿意真干,也干不了”。有的村干部、黨員也在私下議論,“他來掛職,也就是幫著村里向單位里要點錢要點物,別的事情人家不會管的”。趙從斌不理會這些,他心里知道,要打消這些言論,就要實實在在的干,就要實打實地替他們著想。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黨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他們看到趙從斌天天泡在村里,整天與黨員群眾打成一片,真心實意為他們排憂解難,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受到慰問、殘疾人家庭受到扶持、學齡兒童受到關心、村里公益事業得以改善,他們的想法、看法慢慢變了,有事主動找他反映,有困難主動找他幫忙,真正把他當成了自己的主心骨、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