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李光輝)日前,貴州銅仁市德江縣委書記商友江在桶井鄉主持召開桶井極貧鄉脫貧攻堅工作專題會上說:“我們要用好用活農村三變改革和塘約經驗,把民心黨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貫穿始終。讓合作社能夠成為帶動一方發展的‘領頭羊’,這個難啃的‘硬骨頭’是進入扶貧深水區的重大課題。”“合作社與貧困戶的利益鏈接如何進行無縫對接?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能否為脫貧攻堅助力?德江縣沙溪鄉‘德江武陵天麻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75戶貧困戶的具體做法,值得全面推廣。”這是縣扶貧辦分管外資中心的袁毅對筆者拋出的引言,也是全縣脫貧攻堅中引入“合作社+”模式的閃光處。
“合作社+電商平臺”開啟農業供給側改革新風,據了解,“德江武陵天麻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高昊2015年9月以59萬元注冊成立的天麻產、供、銷一體企業,以“合作社+電商平臺”走出農業供給側改革新風。高昊30多歲的年輕人,2013年放棄了在山東青島固定收入年薪達70多萬元的固定工作,回到生養他的德江縣創業,當時他家人到現在都還在為他的莽撞行為時不時的埋怨,妻子是山東青島本地人,根本不愿意和他一起回家創業,他屹然獨自一個人回德江辦起來了農村電商阿里巴巴旗下店。不為別的就為了愛自己生養之地,就是因為喜歡家鄉味的大自然新鮮空氣和記得住鄉愁的老家,更為了家鄉的脫貧攻堅而奉獻自己的微博之力。就是因為想讓家鄉人過上幸福小康生活的這個信念,讓這個在外面很有發展潛力的年輕人再一次留了下來,他不是為享受德江得天獨厚的天藍地凈山清水秀而留下來的,他是為德江打破傳統農業運作模式,為德江天麻產業化扶貧拓寬市場渠道而留了下來。
就是這樣靠著一股敢拼的闖勁,高昊按照天麻種植、加工、銷售的各個環節進行逐步釋放紅利,通過“合作社+電商平臺”模式,不管是生天麻出售還是加工成產品后的銷售,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這樣讓群眾在各個環節都能直接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并且都是按月準時結算薪資,每月僅是企業運轉經費都是10多萬元,群眾的工資收入就占60%以上。這種以“合作社+電商平臺”模式,直接解決了群眾家門口就業創收的難題。“我現在走的是農產品電商銷售,電商銷售的盈利基本上就是直接投入到天麻合作社了,電商銷售僅僅是為壯大天麻種植做的基礎性工作。”高昊在電商店向筆者詳細介紹著每一款農產品新裝上市的品種,這不僅為德貨出山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更為開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鋪墊了基礎和作出了樣板。
“合作社+貧困群眾”增強農民享有致富獲得感
德江武陵天麻農民專業合作社現有158名社員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5名,有5名貧困戶還被選舉為理事會、監事會成員。這種按照“合作社+貧困農戶”模式,直接把貧困戶變成了占有一定份額的股東和企業主,讓在貧困線上掙扎了幾千年的貧困群眾感受到了自己也能當老板的獲得感,這樣既能讓貧困戶對待好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譽,更能因為每月都有上千元的固定收入而勤奮勞動,讓他們看到了幸福的明天和曙光。
貧困群眾和社員以林地、天麻種植面積、現金三種方式入股,入股合計總股金59萬元。其中:入股林地共1100畝,按每畝折算為400元現金作為股金,入股年限10年,折算股金44萬元;入股天麻種植面積2200平方米,按照50元/平方米天麻種植面積折算為現金作為股金,折算股金11萬元;入股現金共4萬元。合作社股份按400元/股計算,原始股份共1475股。入股最高股金9.5萬元,占總股金16.1%;入股最少股金400元,占總股金的0.068%。
基于天麻生長周期為18個月,投入時間長,合作社自籌資金跟不上,發展資金短缺等問題,合作社投資計劃書于2015年12月30日獲省項目辦正式批復,項目總投資702.5萬元,其中:申請世行支持428.9萬元,合作社自籌273.6萬元。2016年3月開始,合作社已全面啟動項目建設,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之中。
合作社利用全員銷售原則,建立銷售激勵制度。即:社員將天麻交個合作社時,有收益,社員還可以銷售合作社天麻,獲取銷售獎金,年底再參與合作社分紅,這樣,及提高了社員銷售積極性,也增加了社員收入。通過幾次分紅,這直接讓貧困群眾致富增收找到了門路,更為人民群眾享有改革開放紅利的獲得感增強了。
“合作社+品牌效應”補齊農村傳統運作短
“經過一年的日常宣傳推廣,已經有來自韓國,香港,海南、江蘇、省內等全國各地來的客商不下10余次到合作社考察,部分客商已經有了初步合作意向。”這是高昊通過電商平臺對外宣傳德江天麻所取得的成果,更是為德江天麻走出德江走出貴州所做的努力成果。2016年12月23日,德江武陵天麻農民專業合作社正式加入“國家天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成功進入理事單位。獲得“儺城”R商標的使用權,保證2017年產品出來之前,產品能第一時間使用R商標,進入市場。
這個看似簡單的“R”商標,卻向世界宣揚了德江縣盛產天麻,為了將天麻品牌做大做強,高昊成立的德江武陵天麻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市場運作規律完善系列章程并逐步施行。簡單的運作也離不開技能的提升,2017年3月,在四堡村舉行一次社員集中培訓,包含現場授課與實地種植培訓,主要面向無天麻種植經驗的社員其他沙溪鄉農民,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2017年4月,在舒家村、四堡村、后壩村和龍壩村各組織一次現場培訓,總培訓人數227人。較大程度提升了社員有性繁殖種植水平,同時也讓社員更深刻了解世界銀行項目的發展要求。
截至目前,合作社完成15000平方米的集中種植示范區建設,建立種源管理基地,加強種源的選育,建立300畝的合作社種植示范基地與合作社后備林基地。這也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75戶貧困戶的脫貧任務,并且將保證能讓脫貧戶進行可持續的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