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尚玉玲)“用礦泉水種香菇?”你可能會驚訝,這是哪家土豪種植戶啊?在四川儀隴縣5A景區“朱德故居”的核心景區直線距離800米內,便是這家食用菌種植地所在之處。這里地處琳瑯山脈,海拔600余米,山高林密,風景秀麗,遠離城市污染,是種植菌類的絕佳之地。這片基地的負責人羅彬給它取名為“眾鑫菌業”,寓意人多力量大,財源滾滾進。
為了生產出優質、安全、健康的香菇,眾鑫菌業采用了醫療級無菌車間自動接種、培養,鋼管層架出菇,菌棒不與土壤直接接觸,避免有機物細菌污染。同時利用大山深井優質礦泉水種植,采收全程及時、安全、衛生,烘干采用了全球最先進空氣能智能加熱烘干,保留了香菇最原始的味道。
落腳儀隴,給當地貧困戶帶來福音
2015年9月,通過南充市農牧局引薦,羅彬和他的技術團隊來到了儀隴縣重點貧困村馬鞍鎮險巖村。經過考察、論證,羅彬決定利用儀隴縣優越的氣候條件、充足的原材料等突出優勢,大力發展香菇產業,立志在四川食用菌市場取得主導地位,帶領當地農戶脫貧致富。
很快,他們在2015年10月破土動工,隨后引入機器設備,將荒棄的土地整改成規范平整的出菇大棚。同年11月先期參與的10戶農戶,很快就收獲了第一批效益。其中貧困戶張守方,在短短幾個月就創收了5萬元。鄉親們見到如此快、如此高的效益,家家歡欣鼓舞、備受啟發。于是,在做好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發動工作基礎上,羅彬帶領全村48戶貧困戶,共155人成立了“儀隴縣馬鞍鎮眾鑫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遭遇挫折,機智應對過難關
“眾鑫菌業”發展得風生水起的時候,也遇到一些讓羅彬頭疼的事情。隨著合作社種植戶的不斷加入,隊伍逐漸壯大,在管理上開始出現一些問題。有的種植戶因為技術經驗不足的問題,并沒有嚴格按照技術要求操作,導致生產出的香菇不合標準。為此,羅彬聘請了農科院在食用菌領域有50多年經驗專家前來親身指導授課,為種植戶針對不同的季節制定不同的技術管理方案,并根據需要不定時開展種植現場培訓理論及實踐知識,讓大家熟練掌握種植香菇的技術要點,以便助產增收。
除此之外,“眾鑫菌業”還遇到了兩個攔山虎,第一便是夏季水源供應不足,導致香菇生長環境達不到最佳效果。第二便是夏季用電高峰容易斷電,高溫容易導致菌袋受損。綜合這兩大難題,在理事長羅彬的帶領下,及時召開理事會,群策群力,終于提出了解決方案。針對水源不足,羅彬自籌了20萬元資金,打了一口優質巖石水井,日蓄水量1500立方。經市疾控衛生檢測站進行水質化驗為1級,已達到優質礦泉水標準。因為香菇的自身在生長過程對水需求量很大,一般新鮮香菇含水量在85%左右,所有優質的香菇對水質的要求都很高,而為了香菇的品質,眾鑫放棄了使用大河里面的水,用深井水來保證香菇的品質。
關于夏季電力不穩定的問題,羅彬先后找到上面的領導溝通,希望申請給食用菌基地增大變壓器,以確保穩定的同時進行香菇園區大棚電線改造,安裝自動保護裝置,保證整個園區的用電安全,他們還購置了100個千瓦的發電機安裝配電房,確保臨時停電能夠應對,避免造成損失。
專業成就品質,互聯網平臺促進銷售
目前,在羅彬的帶領下,合作社已建成了醫療級無菌車間自動接種車間、最先進的空氣能自動烘干房,還有專業化的出菇大棚。除此之外他們采用負壓風機、水簾降溫、全自動噴淋系統,可實現溫度、濕度的可控性,使該合作社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產品出售,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同時,采取層架出菇的方式,比傳統種植香菇節約了60%土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眾鑫基地目前高產期間每天可產新鮮香菇一萬多斤,干香菇的出庫率每天可達300斤。
農產品交易平臺“農商通”在南充地區開展宣傳推廣會議的時候,羅彬也來參加了。他向記者說道:“食用菌種植技術的學習提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們也在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尤其是互聯網+平臺的銷售。我們很關注類似“農商通”這樣的農產品交易平臺,希望通過這些平臺,找到更多的合作商!”
羅彬和他技術團隊的專業專注,成就了眾鑫食用菌的高品質,他們對互聯網+農業積極熱情的擁抱,將會使眾鑫食用菌的市場走得更廣、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