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發展越來越紅火,許多人都轉型到農業中來,但往往卻都陷入了一個誤區:覺得農業有前景,認為有了土地,就能發大財;但結果卻是:花錢流轉了土地,進而又繼續投資,最后不賺錢甚至是賠錢。
究竟錯在哪兒?揭秘為啥拿地后不賺錢的核心根本!
一直以來,農村土地承載著3個功能:就業、生存和財產功能。每家每戶都分有土地,生產主要依靠人工勞動力,但規模往往較小,且多半靠天吃飯,抗風險能力很弱;當時的政策補貼主要以撒胡椒面式的普惠式為主。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分散而主要依靠勞動力的生產效率低下,無法適應當前國家經濟的總體發展速度。于是,農業改革成為必然。農業要強,農業人要致富,農民要脫貧,還得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土地是農村唯一的資源,只有土地資源盤活了,才能真正釋放農村的發展活力。
盤活土地,國家政策作出了幾個調整!
1 改變土地的經營形式——從松散化、碎片化到規模化、機械化
將松散、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起來,用機械生產代替人工,從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同時,這也是現代農業的本質。
對于經營主體來說,可以將松散土地集中流轉,然后搞適度規模經營,不僅可以提高利潤,而且還能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目前,國家對規模經營扶持很大,這也是發展的一個方向。
2 改變政策補貼方式——重點突出經營能力,重點支持有盈利能力的主體
普惠式補貼不能調動更多積極性,現代農業需要有更多的新型主體來帶領。于是,補貼方式轉變為重點補貼給生產(養殖)大戶,農企、合作社等這些起到帶動作用的農業經營主體。
這就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去成立合作社、成立農業公司等,但這只是形式,要真正賺到錢的話,關鍵還是經營。比如如何去選擇項目,如何建立經營模式,把每一環節統籌起來,如何去協調與農戶的關系,如何去申報國家補貼等。
3 放開土地抵押貸款——使更多資金用于搞活經營
以前土地無法變現,只是一種物性財產,但當放開土地活力,讓土地真正能變現。但變現不是最終目的,貸到的錢是為了最終用到農業經營中,從而更大程度地發揮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
土地實行三權分置以后,經營主體可以獲得土地的經營權,然后用經營權抵押貸款的方法拿到資金,緩解經營壓力。
現代農業賺錢的核心關鍵!
【總結】從上圖可以看出,集中土地搞規模是為了利于更好的經營;而補貼扶強不扶弱,也更多支持有盈利能力,經營能力的主體;金融信貸全面放開,其目的也是為了更大力度支持經營,搞活經營。那么,也就是說,農村土地要想盈利賺錢,其關鍵不在于流轉,而在于如何盤活,如何經營!(農合論壇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