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商務網》曾在5月刊發了一篇《給種植平菇行業老板們的肺腑之言》文章,在行業內引起了不少關注。
這篇文章針對目前平菇行業存在的一些通病進行了分析,針針見血,直抵行業痛處,可以說,把目前平菇行業存在的問題擺到了陽光下。讓很多人覺得這篇文章沒有套路,干貨滿滿。這篇文章發表后,本文作者也在我們微信后臺留言所說,每個從業者都有自己的體會,更有教訓。也有些同行說不掙錢,發牢騷。其實我們應該反向思維一下,平菇行業假如都不掙錢的話,那么用不了一年就沒有這個行業了。這足足說明,假如不掙錢的話,那不是行業的問題,恰巧是自己的技術有問題。術有專攻,學無止境。農民本來掙錢就不容易,如果再賠進入了,真的應該自醒一下了。
時隔3個多月,本文作者又針對平菇種植行業的相關問題再次進行了分析,并在上次找出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和意見,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正在平菇種植路上的人帶來啟迪,他山之石,舉一反三,也希望給食用菌行業從業者帶來一些思考!
一,沒有任何經驗就進入了蘑菇行業的老板們
這種情況分兩種:一種情況是小打小鬧的角度介入行業;再一種情況是當做事業去做而且具有一定資金實力的老板介入了平菇行業。
小打小鬧模式,這部分從業者,一腔熱血,沒有基本功,看看周圍的菇農,認為做平菇很簡單,覺得只要肯賣力氣就可以掙到錢。但是,這正是他錯誤創業的開始……他萬萬沒想到這個行業不同于種植蔬菜,看得太簡單了,因此他一年又一年反復試錯。事實上,這個行業,就算是小白都能做出蘑菇來了,但是出菇它并不等于成功!比如,成功率、產量和質量以及銷售都達到高產了才叫成功呢!
有一定資金實力的老板們,認為生產數量越多掙錢就越多。剛開始大都是信心滿滿,都是在做數學題運算,先設定一個菌包掙幾塊錢,然后就設定做幾十萬、幾百萬個菌包的數學計算……那種自信心和勇氣火車都拉不回來,他們認為成功就在眼下……那種興奮在夢中都能驚醒,那些似乎成功的光環,時刻都在腦海里放射著光芒……
這部分大老板,心胸都比較大,既有資金實力又有政府資源,由于政府大力扶持蘑菇種植行業,再加上政府又有補貼政策,這樣以來,老板們在沒有任何測試結果的情況下,單憑自己的想象就大筆投資“闖”進了平菇行業……他認為,有了資金然后再雇傭一個平菇技術員,這不就大功告成了嗎?從理論上講,有錢又有技術,天衣無縫!但是事實上,大部分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理想很浪漫但現實很殘酷。
到底錯在哪里了呢?
筆者是這樣總結的:老板拿出了幾百萬資金投資了平菇事業,因為老板不懂技術,因此,所有的一切都得技術員說了算。這就等于把企業的命脈完全交給了一個技術員。這在戰略上已經大錯特錯了。還有,平菇技術員大都來源于基礎菇農,他們做三五個大棚還真的不錯,但是突然間讓他駕馭百萬袋甚至幾百萬袋規模的大基地大農場,卻是真的超載了……更沒有想到的是,技術員的小規模生產模式根本支持不住大規模生產。一句話:技術不匹配。
實際上,平菇規?;a,應該具備模式化、簡單化、標準化的專業技術來配合。現實中,很多蘑菇種植基地卻成了技術員的“練兵場”,曾經經歷過一個案例,技術員給老板說:“實在不行的話再試試別的辦法?”,天哪,老板請你去難道是做實驗呀?真是無語了……老板奔著國家對平菇行業的優惠政策而來,最終慘敗而歸。因為:技術不具備模式化生產特點,造成大量人工浪費,使得成本高之又高。規?;N植,又涉及到團隊管理,這與作坊模式有著本質的區別。銷售也不成熟……結果,老板既賠了財力又賠了斗志,更賠了面子。技術員也賠了名聲。
筆者建議從以下幾方面盡快升級:
一,思維需要升級
必須冷靜下來分析分析形式。不論哪個行業都有一部分人在陪跑。這是事實。任何一個行業,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的。平菇行業里照樣也是這種現象。市場是無情的,市場是競爭的,只有站到行業前端的人群,才能具備競爭力,才能成功。一句話,必須用最專業最前端的手法介入這個行業才能做到成功。
二,技術需要升級
要想在行業里站住腳,必須有屬于自己的差異性。人家一斤料出一斤菇,你也同樣,人家大袋子兩頭出菇,你也同樣,人家作坊你也作坊,只是規模稍微不同……因為你沒有差異性,沒有自己的優勢,肯定被動。一句話,在平菇行業里,誰做到了技術提前升級,誰就占主動!
三,在接受技術上,要有空杯心態
大家發現了沒有?凡是做技術的都特別“軸”(格格不入),自我優越感很強烈。
在技術上,我們都要有求知的心態,不要自滿。因為,“術有專攻,學無止境”。有一位朋友打來電話說,“你先說個一二,讓我看看你們到底優秀在哪里?我才能信服你。”他說,我們已經做到了一斤料出一斤菇了,在當地已經很優秀,很有名聲了……這樣的話太多了……好像擂臺比武……真是無語了。我們專有技術,是要幫助那些有需求而且需要幫助的同頻人,我們不想做什么“錦上添花”的事情。
探討:平菇菌包到底一頭出菇好還是兩頭出菇好?到底是大袋子出菇好還是小袋子出菇好?筆者認為,凡是兩頭出菇的模式都需要改進!因為現在的人工費比過去貴的多了,兩頭出菇的模式接種采菇都浪費了一倍人工。必須做到每個環節簡單化,而且產量、質量還得最大化,這才叫專業。因此,我們“六習”技術倡導一頭小袋子出菇,能加大棚容納率,而且出菇的質量和產量還得最大化,筆者愿意與有格局的同頻老板合作,讓平菇種植行業升級和發展。
四,做就要專業的去做,而且要尊重專業
不論做哪個行業,一定要用它的行業的專業手法介入。
這些天接到了太多電話,問鴨棚、雞棚能不能做蘑菇?問地下室能不能做蘑菇?問舊廠房能不能做蘑菇?……其實道理很簡單,不管用什么方式做蘑菇,到最后你的產品還得投放市場,看看市場有沒有競爭力?我敢肯定的說,憑自己想象的生產方式肯定不專業。所以,要懂得尊重行業里做的好的老師傅們的技術。創新一定要在尊重專業水平的基礎上去創新。事實上任何創新要想達到成熟的狀態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尊重專業就是尊重自己!( 作者:北京鵬偉碩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六習蘑菇”技術團隊)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食用菌市場觀點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