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75歲的林次郎是中延菌菇業集團的董事長。他的杏鮑菇通過天津、成都、福建等地的工廠銷往大陸多地,在市場上擁有很好的口碑。
在4月份于四川省成都市舉行的第五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暨海峽兩岸鄉村振興研討會上,由于林次郎在成都的工廠效益顯著,他被當地人親切地稱作“”。
2018年是林次郎到大陸創業的第十個年頭。2008年,林次郎帶著臺灣先進的食用菌技術在福建設廠,生意步入正軌后,他又把目光瞄準了大陸北方市場。
2012年,幾經考察,林次郎的企業入駐天津,而天津成熟的市場基礎和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林次郎的辛苦打拼得到了回報。目前,天津工廠共有300多名員工,日產量達到50噸。
“如果選用優質的甘蔗渣、玉米芯等原料會讓長成的杏鮑菇口感偏甜,但成本也會隨之提高。”車間里,林次郎雙手捧起一根杏鮑菇,透露了他的杏鮑菇好吃受歡迎的最重要的“秘方”,那就是在投入上“不惜成本”。
林次郎介紹說,由于杏鮑菇的生長過程需要悉心照料,為此,他從臺灣聘請了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科研團隊投入研究,在育種、培養等方面都十分講究。
目前,林次郎的杏鮑菇產品除了滿足大陸市場,也遠銷到新加坡、泰國、美國。未來,他希望借助中歐班列,把自家工廠生產的杏鮑菇銷往歐洲。
“除了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外,大陸為臺商創造的良好營商環境也很重要。”林次郎說。
兩年前,林次郎在成都成功并購了一家連續虧損多年的杏鮑菇企業,這家企業由于技術不過關、管理不到位,產量一直上不去。
依靠先前在福建和天津工廠積累的豐富管理經驗和成熟的杏鮑菇培育技術,新并購的成都工廠僅用了一年就重新煥發了生機。
“2018年成都工廠將擴張到500畝地,日產量將達到100噸,產量大大提高后不僅能滿足成都消費市場,還能起到輻射周邊的作用。”說起兩年間發生的變化,林次郎頗感驕傲。
林次郎表示,近年來,隨著大陸各地落實惠臺措施的工作不斷推進,為臺企臺胞提供同等待遇方面不斷有新進展,越來越多的臺商和臺胞享受到了大陸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