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十二連城鄉董三堯村李軍的蘑菇培育室里,地上整齊擺放著的菌棒上,一簇簇一叢叢香菇長勢喜人,圓潤飽滿的“身姿”,上面撐開一頂頂“小傘”。
一位曾經開出租車的“的哥”回鄉發展特色種植,帶領家鄉人共走脫貧致富路的經歷,在當地被熟知。近日,記者來到董三堯村見到了這對夫婦。
李軍是十二連城鄉董三堯村人,2003年,三十歲出頭的李軍也和身邊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到城里打工謀生,但辛苦的“的哥”職業收入也并不可觀,久而久之李軍就放棄了這份跑出租的營生,決定回鄉創業發展。2009年,李軍開始回鄉“單干”,蓋起了村里的第一棟瓜菜大棚,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萬事開頭難,種大棚靠的不僅是苦力,專業的種植技術也直接影響大棚的產量,好在夫妻倆都是勤快人,他們一邊翻書學,一邊請教鄉里的技術人員,大棚也在夫妻二人的共同經營下有了好的收益,雖然苦一點但日子也越過越好了,歷過多年的努力和省吃儉用,夫婦倆已積攢了一筆資金。
有了前期種大棚的些許經驗,李軍也不斷的在外面考察學習種植技術,2016年,在政府及鄉鎮、村領導的鼓勵扶持下,李軍決定把蘑菇種植基地搬回準格爾旗十二連城的老家,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察,他認為家鄉的氣候很適合蘑菇生長,且蘑菇產量高,銷路好,發展前景良好,通過充分思考、分析和市場調查,下決心發展蘑菇產業來實現致富之夢想。
當年,自投40萬菌棒的35棟香菇大棚拔地而起,大棚建起了,菌棒投放進去,但最終的收益卻不盡人意。第一年刨去本錢,純收入所剩無幾,期間還沒有算上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雖然沒有賠錢,但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遠。李軍循著種香菇的“痛點”,決定找出病根。
后來,在花錢買回來的菌棒上他找到了破綻,這種從外地花大價錢買回來的菌棒“摻假”太嚴重,這種菌棒的原料本是需要優質的柞木屑作為填充,而商家卻在里面摻了假,導致菌棒的出菇量少,品質也大打折扣。
“我們的蘑菇基地這么多,規模又這么大,銷路也不愁。我們在菌棒的選擇上一定要把好關,這樣種出來的蘑菇品質才會好,量才能上去。”妻子的一番話讓李軍茅塞頓開,有了前期的教訓,在后來的菌棒購買上自己也留了心,去年光種蘑菇一年收入就很可觀了。
今年,他有了大目標,作為黨員中心戶的他動員村主任和三委成員要搞個“大項目”,作為帶頭人的他們決定要充當第一次“吃螃蟹”的人。
“說實話,剛開始我們心里也沒底,作為帶頭人我們先引頭先干,先看效益如何,像這樣風險大投入高的項目我們先試試水,如果效益上來了,我們就把全村人都帶動起來,和我們一起干,帶領大家一起致富“。董三堯村村主任高榮飛說。
介于從外面大價錢買回來的菌棒成本較高的的情況下,他們一致決定自己來制菌棒。前段時間,他們幾個帶頭人專程從山西、河北考察回來,學習了制菌棒的技術,四個人自籌近百萬元準備在村里建一座制菌棒的廠子。菌棒廠建成后,村民就不需要從外地購買菌棒,這樣就會大大降低菌棒的成本,而且菌棒的品質也有了保障。從制菌棒到培育香菇再到外銷,就實現了一條鏈的生產。
經過長期的市場考察,李軍在蘑菇種植上是很有信心的,“現在每斤蘑菇批發價4元,還供不應求,等到菌棒廠建起來,就是要把農戶納入進來,由我們提供技術和菌棒,再由我們統一收購銷往市場,從而帶動全村發展食用菌產業,共同致富。”李軍向記者介紹說。
采訪期間,一家農產品推廣平臺的工作人員到李軍家的大棚里考察香菇品質,并且愿意為村里的香菇搭建銷售平臺,招攬采購商到村采購。
正在采摘蘑菇的村里的一個大姐說:“香菇大棚經常雇傭村民幫工,我們在這里干活既能照看家里,又能賺錢,一舉多得!”。今年12月,等到菌棒廠建起后,又可以為村里解決就業崗位。
眼下,李軍自建的倉儲冷庫也已經投入使用,自己的香菇都賣到了北上廣,蘑菇種植已經小有規模了。他覺得培育種植蘑菇是非常簡單的事情,關于蘑菇培育方法,他也希望把自己的技術教給更多周圍的人,把村里周邊的那些閑置的大棚利用起來,通過“黨員中心戶+致富帶頭人”的模式,讓更多的人通過學習種植、培育技術來脫貧致富,讓這朵小小的香菇為村民們撐起“致富傘”。
在脫貧攻堅戰中,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支部、看干部,“火車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十二連城董三堯的“黨員中心戶+致富帶頭人”的模式為所有村開了好頭,他們的實際行動也詮釋了先富幫后富的精神品質和為黨分憂的干部本色,同時也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