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雷,35歲,現任清豐縣龍豐實業技術部主管,助理工程師。近幾年,李山雷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共授權專利4項,技術成果2項,主持參與十幾項科研項目年累計為公司創造700多萬元的銷售收入。2016年5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清豐工匠”。
食用菌行業的技術研究比較特殊,短期內一般看不到成果,要想做好品種研究、創新培育方式,需要長時間的反復試驗與積累。食用菌菇的連續生產季節性強,在每天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研究需要及時跟蹤觀察記錄菌菇生長情況,有時錯過一天,就可能錯過一季的研究時間,只能等待來年繼續。為了記錄第一手研究數據,李山雷坦誠自己的業余生活是十分簡單枯燥的,時間完全跟著農業生產的節奏,對他來說沒有固定的休息日,一年365天幾乎都在與菌菇打交道。耐得住寂寞,才能守住繁華。對他來說,能夠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是最大的樂趣,解決技術瓶頸、滿足農民的生產需求是職責所在。在專業菌棒生產模式中,光是怎樣將菌棒送到菇農手中,不受二次污染這個問題,李山雷整整冥思苦想了一年時間,而解決菌棒脹袋報廢率高的問題,他反復試驗了兩年,將原來50%以上的脹袋率降到了現在的0.5%。
學科技的目的就是在于用好科技,為生產服務。按照“黨建做保障,政府做引導,公司作龍頭,基地作示范,貧困戶作股東,種植做產業”的思路,龍豐公司規劃建設了400畝林下食用菌示范基地,并對馬莊橋鎮趙家基地、固城鄉呂家基地供應食用菌菌包和出菇技術服務,在此過程中,李山雷承擔了基地食用菌技術指導的大部分工作,基地種植戶只要遇到技術上的難題,都會向他求教,他總是有求必應,積極幫助解決。在他的指導下,種植戶趙良錄2017年7月8月產量比其他食用菌種植基地每季增產2000公斤,秀珍菇單產提高13%,年收入增加了4000元。
“當你把精力都放在一件事物上時,堅持到底,一定會有所收獲,或早或遲。”李山雷感慨地說,“正是有一批十年如一日刻苦專研的工匠們不斷開發新品種、新技術,才有了清豐食用菌產業的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