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華人在南半球種出好吃的“亞洲蘑菇”...
“剛剛接到澳大利亞聯邦國會餐廳的訂貨電話,他們需要4種
蘑菇,一共130公斤。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會跟我們訂貨,這說明除了Costco和Coles這樣大型的零售商和連鎖超市以外,我們又擴大了銷售渠道。在南半球種好吃的‘亞洲蘑菇’,為當地市場提供健康食品,就是我很簡單的想法。”一見面,華人農場主吳鵬輝這樣告訴記者。
55歲的吳鵬輝,笑言自己就是一個“
種蘑菇 的農民”。和他交談后,才知道,過去的幾十年里,他卻是生意場上叱咤風云的企業家。
吳鵬輝是福建古田人。大專畢業后參加工作,從百貨公司的財務主管做到總經理。1990年,他辭去公職,在縣城里開辦超市,因為占得先機,又有做生意的頭腦,最后擴大到6家連鎖超市。生意越來越火,就引來了競爭者。于是,他聽從朋友建議,遠赴匈牙利開辦超市。世事仿佛輪回,當吳鵬輝在匈牙利開到第八家超市的時候,又重復了當年在福建的情形。2006年,他賣掉生意,移民到了墨爾本。兩年后,他來到堪培拉,做回了超市。
到堪培拉地區良好的自然環境,2014年,吳鵬輝買下現在的農場,打算從事農產品種植。老家的朋友來看他,建議他種蘑菇。盡管吳鵬輝心里很明白,投入任何一項新興行業,前三年都會遇到各種情況,但是,他沒想到,種蘑菇,會是那么艱難。蘑菇來自北半球的亞洲,澳大利亞在南半球,氣候、環境完全不同。而且,各種蘑菇對溫度的要求也不一樣,生長期不一樣,很挑剔,種植起來非常不容易。
起初那段時間,吳鵬輝天天跟著從老家請來的技術專家學習,有時候半夜醒來,還要到蘑菇房看一看。經過幾個月的試驗,當看到第一個香菇長出來,像一朵花一樣,他特別高興,心里也開出一朵花來,就像當年聽到兒子出生的消息。
蘑菇種出來后,銷路又成了問題。一開始,澳大利亞人對“亞洲蘑菇”不太了解,很難接受。他在悉尼西部的農貿市場賣蘑菇時,旁邊一個賣水果的攤主告訴他:我的水果收攤后就是垃圾,而你的蘑菇是古董。吳鵬輝如夢初醒,他立刻結束了農貿市場的“擺攤”,轉向主攻當地大型超市。
看得出來,吳鵬輝對蘑菇有多么投入。記者在他的帶領下,參觀每一間蘑菇房,對各種蘑菇的習性、生長環境,他都說得頭頭是道。他告訴記者,比如香菇,因為太香了,連蟲子也喜歡。但是,他從來不用農藥。“有我們自己天然的防蟲方法。”
現在,吳鵬輝的蘑菇農場每年的產量高達300噸,培育有
香菇、
茶樹菇、
平菇、
黑木耳 等十多種菌菇品種,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亞洲食用菌類的供應基地之一,人們送給他“蘑菇大王”的美稱。
今年,吳鵬輝種植的蘑菇順利進入悉尼通利超市,進一步在華人超市擴大了銷售。現在,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呆在農場,與蘑菇、羊駝、鹿為伴。他簡陋的辦公室里,墻上的擺設,都是種植的各種蘑菇。他說:”做生意,賺錢不是第一位的,而是先把生意做好。吃苦、堅持、鉆研,這就是我的生意經。像我現在這樣,曬著太陽,想著怎么種好蘑菇,也是不錯的呢。”
關 鍵 詞:
蘑菇
相關資訊:
食用菌行情 食用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