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馬來西亞登州華裔人口不到3%,投身農業領域的華裔更是少之又少,在華嘉達北種植蠔菇的3名華裔青年王耀永、胡偉文及張偉健就是少數之一。
這3名從小一起長大的30歲青年本來的職業與農業完全沒有關系,也沒有農業專業背景,而是一個機緣加上受到馬來西亞政府積極推動的“青年農業企業家計劃”所吸引,而合股投入種菇領域。
他們3人選擇種菇的最大原因是土地考量,因為種植其他農作物需要很大片的土地,剛好他家族有一片小小的地,建菇寮種菇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因此選擇種菇。他們對農業完全一竅不通,開始時到外州及國外參觀菇寮,請教同行前輩們的經驗,也報讀相關課程獲取專業知識,掌握種菇技術。
據胡偉文介紹,整個種菇程序看似非常簡單,實際上卻相當復雜繁瑣及耗時,還要面對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天氣、環境衛生、木屑、菌種及殺菌等問題,要掌握好各個環節,才能避免虧損。他們選擇有機方式種菇,所以使用的菇包(太空包)原料,即木屑、米糠及白灰粉講求有機,然后把菇包放入蒸爐中消滅雜菌,再導入培植菌種,之后拿到菇寮培植,估計2個月時間有收成。每一個步驟都很重要,如果準備菇包的過程做得不夠謹慎及仔細,會影響菇的生長或容易感染病毒,造成嚴重損失。炎熱的天氣也會影響蠔菇的種植,所以菇寮安裝噴霧降溫設備,也裝置溫度針測量空氣溫度,需要留意氣候變化及觀察菇包內是否滋生霉菌。
開始時他們因缺乏知識及經驗,自己制作的架子不勝負荷倒下,約半數的菇包損毀,最令他們難忘的是整個菇寮的蠔菇感染病毒,大約1萬5000個菇包被迫丟棄,備受打擊。如今已擁有知識及技術的他們不但生產蠔菇,也落實“零浪費”概念,拿不能再用的菇包喂蚯蚓,然后提煉蚯蚓的糞便成有機肥料,拿到市場銷售。
胡偉文說:“在這4年遇到問題自己摸索尋找解決方法,不斷從中吸取經驗,從零知識到如今應付自如,一路走來不容易。種菇行業很辛苦,工作時間很長,也面對著蠔菇是否能成長收成的壓力,可是既然選擇做這個行業,再辛苦也要堅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