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路等學 男,漢族,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人,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食用菌研究室主任、西北特色食藥用菌研究團隊負責人、中國菌物學會羊肚菌產業分會副會長、中國菌物學會菌文化分會副秘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西北草原紫花針茅(Stipa purpurea)內生真菌的菌群結構及生態功能研究”主持人,曾掛職張掖市甘州區科技副區長。主要從事食用菌基礎理論、應用基礎研究及食用菌優良菌種示范生產和應用推廣工作。
他的生活很單一,說起來只和菌類打交道。
他的生命很充盈,學術科研、助農增收,他樣樣都努力實現。
他的工作專一、專業而又復雜,他對自己的業務要求就是把一件事情做一輩子,做到最好。他就是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總工程師路等學。
術業有專攻 “蘑道”無止境
今年58歲的路等學,一輩子都在和“蘑菇”打交道。
路等學的入“蘑”之道可以上溯到他在甘肅農業大學食品衛生檢驗專業讀書時期,在一位畢業于清華大學老師的“致學”精神感染下,初步認識了食用菌,開啟了追求學術研究的夢想。1988年他從甘肅農業大學草原化學教研室調入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后,從此與“食用菌”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的他還是一名風華正茂的青年,一頭扎入食用菌的研究中,邁開了走向“蘑菇人生”的腳步。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30多年間,路等學對食用菌簡直著了迷,對菌種的繁育和食用菌的生產如母親對嬰孩的呵護一般操盡了心。
他一絲不茍、孜孜矻矻地帶領著團隊執著于食用菌優良菌種的繁育生產與栽培技術示范推廣,“一路一蘑菇、一菇一世界”。癡迷于蘑菇的他先后完成并發表了《柱狀田頭菇的基因組拼接和代謝通路分析》等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12篇;獲得《茶薪菇胞外木質纖維素酶誘導方法及胞外纖維素酶發酵料》《采用黃芪提取液提高羊肚菌深層發酵菌絲體多糖含量的方法》等9項中國授權發明專利。
路等學還介紹了他們團隊接手的項目,每個項目的順利完成,都是他們埋頭苦干、用心科研的最好證明。
“西北草原紫花針茅(Stipa purpurea)內生真菌的菌群結構及生態功能研究”是路等學團隊鉆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這項研究成果探明了紫花針茅不同組織器官可培養內生真菌的系統發育關系;紫花針茅根際和體內真菌菌群結構特征;明晰了真菌的群落結構和多樣性以及真菌的生態功能與宿主間相互作用等。
“這個項目的順利完成,為紫花針茅根際和體內真菌的研究奠定了科學基礎,為最終轉化為生產力提供了科學依據。所有的研究最終都是要為民服務的。”路等學介紹。
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茶薪菇胞外木質纖維素降解酶研究”的完成,初步探索了茶薪菇胞外木質纖維素酶的誘導方法及其發酵料的配方,為茶薪菇生產提供了直接技術支持;“應用組學策略選育茶薪菇新品種與人工栽培技術研究”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對現有的20種茶薪菇進行了分類,完成了全基因組測序和代謝通路研究;“功能化香菇規模生產技術研究”與中科院化學物理研究所院地合作,研究表明在香菇培養基中添加黃芪秸稈對提高香菇多糖的含量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每次的合作中,我們都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項目科研對團隊來說,也是一次次的打磨和考驗。”路等學說。
“羊肚菌菌種選育與規模栽培技術體系研究”是甘肅省科學院應用研究與開發項目,通過栽培試驗,初步建立了適合不同地區的羊肚菌栽培技術模式。通過實施羊肚菌設施化中試生產,為該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奠定基礎。
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中,路等學團隊的研究成果也受到科技界權威人士的充分肯定,他們先后獲得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甘肅省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一等獎與二等獎各1次。
在各種榮譽面前,他說:“干了一輩子跟蘑菇有關的工作,我早已入了‘蘑道’,看見各種蘑菇像雨后春筍一樣長出來就是我最開心的事。”
科技利蒼生 為民耐苦勞
食用菌生產是連接植物生產和動物生產的節點,在循環農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活中,食用菌種類很多,諸如平菇、金針菇、雙孢蘑菇、茶樹菇、羊肚菌等,都是對人類身體極具營養價值的健康食品。在脫貧攻堅的重要節點,食用菌的規模生產無疑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又一途徑,工廠化加工生產也成為地方經濟開源增收的支柱性產業。
這是令路等學癡迷于“蘑道”的根本原因,他說:“傳統蘑菇種植產量小、品種單一、質量參差不齊,經濟效益較低;為提高產量、助農增收,應該選育適合本地特點的菌種和栽培技術,使食用菌研究、菌種繁育、食用菌生產銷售、加工再銷售成為一條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助推地方經濟發展,讓菇農富起來。”
為了菇農的脫貧夢想和幸福生活,路等學長期在“蘑道”上奔波,選育食用菌優良品種,推廣先進技術。2010年以來,他率領團隊對西北草原經濟價值極高、但研究難度很大的共生菌黃蘑菇(黃綠卷毛菇)進行生境調查、采樣、菌種分離及特性研究;在張掖市甘州區掛職科技副區長期間,調研全市的食用菌產業,參與制定《張掖市關于推廣食用菌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主持制定《甘州區加快食用菌發展的實施意見》,使食用菌產業確定為張掖市的第三大支柱產業,寫入了政府2016年度一號文件;2017年以來又多次深入慶陽、甘南、臨夏等地,對9個樣點的野生羊肚菌進行生境調查和標本采集。
通過深入研究,他撰寫了《建立循環經濟示范區,推動甘肅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甘肅省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等論文,推動甘肅省食用菌可持續發展,造福菇農,讓食用菌產品成為農民脫貧的寶菇。
同時,為了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菇農的“紅利”,路等學和團隊又帶著多項科研成果,長期奔波于隴原大地,面向全省現代農業主戰場,向菇農們推廣茶薪菇、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優良菌種和科學種植方法、生態循環種植模式,示范指導他們規模有序種植,積極探索特色優質食用菌的產業開發和應用,總結出了優質菌種在不同地區的種植模式。自1989年以來,已累計推廣平菇、金針菇、雙孢蘑菇、香菇、杏鮑菇、茶樹菇優良菌種60萬(瓶)袋,為食用菌種植企業和種植戶帶來至少6000萬元的收入。
食用菌種植是一個費心、費力的活,在羊肚菌種植試驗過程中,路等學總是深入田間地頭,親自參與種植的各個程序;種子種到地里后,他更是時時小心,處處在意,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時刻關注著溫度、濕度、光照等是不是能讓土里的菌種能夠舒服的生長;澆水、通風、卷簾子都親力親為,精心呵護著菌種的生長。
他常對團隊中的年輕人說:“我來自農村,習慣了做農活,也只有自己做了,才能更容易掌握技術并發現問題。農林研究員泥巴沒有裹滿褲腳,那只能說明工作不到位。”
2018年,在一次野外采樣中,他一腳踩空跌下山坡,造成脊椎及肋骨嚴重骨折。手術后,醫生勸告他不得進行頻繁的體力活動,否則會帶來后遺癥,引起經常性的疼痛。但是在以后的野外調查采樣時,他為了拍出理想的標本照片,又把醫生的叮囑拋到腦后,爬在枯枝爛葉上親自采樣。他的精神也同樣感染著團隊的年輕人。
如今在路等學及其團隊的努力下,其研究成果、專利成果已經轉化為“一路一蘑菇”。他們用科學技術為廣大農民,特別是菇農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生活作出了奉獻,為甘肅省農業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新人有擔當 團隊共成長
2015年,路等學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于他來說,就是把蘑菇的事情做好,為社會做出一點貢獻。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推廣中默默奉獻、在無止境的“蘑道”中體現求真創新的價值觀。
多年來,他行色匆匆,執著于“蘑道”,立足于“蘑道”,扎根于“蘑道”,卻又拔擢于“蘑道”高屋建瓴。事實證明,在他的“蘑菇人生”中,他做到了“五個結合”,即理論創新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地方研究所與國家科學院相結合,食用菌科研項目實施與當地循環經濟發展相結合,食用菌優良菌種示范推廣與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與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
2018年,路等學承擔了甘肅省委組織部重點人才項目,組建了“西北特色食藥用菌研究團隊”。為了向甘肅省食用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研究人才和技術支撐,作為團隊的帶頭人,他把年輕人的成長放在心上,時刻關注;又通過柔性引進團隊還吸納不少高層次人才,對他們進行幫、學、帶,大大提高了團隊成員的科研素養。
在鼓勵團隊創新時他說:“生活里的事情往往是容易解決的,有很多經驗可以遵循,而科研中不斷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創新技術,在年輕人身上是難能可貴的。”
“試驗筆記一定要認真記、按時記、詳細記,總結時才會省力省時,試驗結果也就依據準確,得出的結論自然會正確。”在研究與試驗環節時,他這樣告誡學生們。
在他的悉心教誨下,團隊成員成長迅速,其中一名“隴原學者”回到定西原工作崗位,已經獨立承擔省級項目。
30多年來,路等學和他的團隊不斷進取,取得的研究成果對甘肅省食用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在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工作中作出了貢獻。為幫助貧困地區廣大菇農脫貧致富、為地方區域創新產業提高社會經濟效益作出了突出貢獻。
2018年2月,他被評為“2017年度甘肅省科學院先進工作者”?;字昙磳⒌絹恚诼返葘W的心里,科研之路還很長,自己能做的事情還很多,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止。他一直用自己的執著精神和實際行動詮釋著“一路一蘑菇,一菇一世界”的人生理念。
(來源:《甘肅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