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橙,1935年出生于云和,工作在龍泉,編著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香菇專著《香菇栽培方法》,編寫了《中國香菇栽培歷史與文化》《中國香菇栽培學》《花菇栽培方法》等40多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370余篇,先后獲得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比一等獎、中國食用菌行業十大名人、中國香菇栽培與市場研究突出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一個“蕈”(xùn)字發掘千年起源
在全國各地,一些方言當中還包含著很多古漢字及其習慣性用法,龍泉、慶元、景寧等地就是這樣。在這些地方,香菇被叫做“蕈”(xùn)。一個字,引起了張壽橙的思考,并最終讓他有心致力于考證其起源、含義、用法及歷史沿革,繼而研究論證人工栽培香菇發源地等一系列食用菌產業相關知識。
千年秘技“砍花法”
曾幾何時,在龍泉慶元景寧的山村里,孩子們冬日里的生活,往往就是圍著爐火,聽老人們講菇寮里的故事。這些菇寮,遠離他們生長的故鄉,在交通還不發達的年月里,由老一輩靠著雙腳,遠走江西等地,在深山老林里搭建。這些人用勤勞的雙手,幾代人的試驗,傳承了最古老的技法,成就了野生菌菇的人工栽培。
張壽橙,一個從機理上印證砍花法的老人,大半輩子與菇民和菌菇產業建立了深厚的聯系。雖然曾經當過地方政府部門的領導,但是這位做了一輩子學問的老人,依舊喜歡住在學校的老房子里。在龍泉中職校的籃球場邊,一處安靜的小院里,這位老者每日安靜地整理著大半輩子的材料。
說到砍花法,老人家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張壽橙分配到龍泉工作,逐漸接觸和了解當地的菇民和菇民文化。對此有著濃厚興趣的他,開始走訪當地菇民,觀看菇民在段木上用斧子“種香菇”。經過思考、調查研究和實例印證,他逐漸形成了自己對菇民利用自然規律栽培香菇的理解。一面調查,一面寫作,一篇近7萬字的文章問世。文章詳細闡述了菇民栽培香菇的原理,并首次將這一古老的技法定義為“砍花法”。
看似簡單的方法,卻需要學會很多技能。比如辨認幾百種樹種,不同的樹種,砍花的力度深淺不一;辨識林地的風向濕度,不同的山林段木選址砍花也不一樣;樹木陰生陽生,山間多雨少雨,都會影響菌菇產量……
這項千年秘技,經過菇民的代代相傳,經過張壽橙的理論總結,一經問世便引起轟動,最終以10萬字首次列入《中國香菇栽培學》。
“蕈”字開啟發源地考證
在張壽橙家中,一疊泛黃的報紙靜靜躺在桌角邊,這是他在全國各類報紙上發表的文章。文章有的針對產業發展,有的辯駁產業質疑,有的分析市場行情,每一篇都從專業角度對食用菌產業進行了闡述。
與菌菇產業的關聯,也源于張壽橙的工作。在龍泉從事林業工作的他,1955年1月至1958年4月曾任縣農林水利局副局長,后又任龍泉市林場場長、龍泉市林業局總工程師等職。上世紀五十年代任職期間,他曾有一段時間專門從事食用菌的研究,正是在這一段時間里,他掌握了大量關于香菇栽培的技術資料以及具體方法過程,并逐一記錄。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省里舉辦的食用菌產業展覽上,他的工作經記者報道被世人所知。不久之后,中央林業出版社就向他約稿,希望能將香菇栽培法的相關材料整理出來,編輯成書。
有歷史沿革,有實踐證明,有理論闡釋,他撰寫和整理了大量資料,最后編著成書——《香菇栽培方法》,這也是建國后第一本香菇專著。1960年該書出版后,國家農業部宣傳總結經驗并全國推廣。
這本在當時定價0.5元的專業書籍,是張壽橙對自己工作十年的一個總結,更是對行業的一大貢獻。張老回憶,寫作這本書,他搜集和整理的材料就有20多公斤。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張壽橙以這本書為基礎寫的一篇論文,不僅獲得了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比一等獎,且直接論證了世界人工香菇栽培發源地在麗水。
一生所學皆為菌菇產業
1981年,在《香菇栽培方法》一書的基礎上,張壽橙專門針對香菇栽培發源地發表了論文,并在省級評比中一舉獲得第一名。1984年,這篇文章在全國公開發表引起轟動。1987年,文章在香港以英文發表,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后經大量史料考證,國際社會一致認可香菇人工栽培發源地在龍慶景的觀點,否定了香菇栽培發源地在日本的說法。
2016年11月4日,張老專程回到家鄉云和,將畢生撰寫的香菇栽培、食用菌歷史文化研究、對外學術交流等個人著作、資料手稿無償捐贈給云和縣檔案館和云和縣圖書館。
捐贈儀式上,張壽橙先生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自身在食用菌行業的經歷,并深情的說道:“云和是我的家鄉,能夠把我畢生的累積回饋家鄉,是人生一件幸福的好事,我覺得很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