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到周晴晴時,她剛剛從種植大棚趕來,身上還帶著些泥土,樸素的面龐里透出農人的干練,很難想到,她是一個九零后。
近些年培育的羊肚菌迎來了豐收。這個冬天,周晴晴又和村民們一起,在種植基地里忙碌著。調配好的營養包被整齊地碼放到播種過羊肚菌的土壤上,幾個月后,細密的淺白色菌絲將會沖出土壤,爬滿整個營養包,待吸收營養后再返回土壤,來年的早春,一顆顆茁壯的羊肚菌便會孕育而出。
新農人周晴晴(央廣網記者 張佳琪 攝)
放棄傳媒夢 回鄉種蘑菇
年過半百的周不修躺在床上,生活無法自理,持續的疼痛讓他覺得日子無比漫長。“有人說,強直性脊柱炎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嚴重的時候就像植物人一樣。”這是周晴晴父親周不修長期勞作落下的病痛,也深深牽扯著女兒周晴晴的人生。
在食用菌產業奮斗一輩子的他此時最擔心的是誰能把這份事業繼續下去。大蒜、辣椒、食用菌是山東省金鄉縣的幾大特色農產品,周晴晴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蘑菇大王”,也正是因為長期的辛勞使他的強直性脊柱炎不斷惡化,導致臥床不起。
周不修的妻子看著丈夫心如刀絞,最終還是撥通了遠在北京的女兒周晴晴的電話。
七年前的這個場景,周晴晴至今歷歷在目。
2014年5月,最艱難的抉擇擺在了這個年輕人面前,周晴晴一夜未眠。父親曾無數次勸她回鄉參與到食用菌產業,但都沒能讓女兒“回心轉意”。半年前,周不修對周晴晴談到過他的期望,“你有你的傳媒夢,但你看咱家鄉越來越好,咱農村也是個大舞臺,農業這個行業還是很值得做的,孩子你回來吧。”
“父親需要我,家鄉的事業需要我,雖然有個傳媒夢,但是把農業做好了之后,同樣可以以另外一種方式去書寫我的人生。”周晴晴的信念愈發堅定。
那一晚,周晴晴下定了決心:回鄉!
第二天,周晴晴辭去了熱愛的媒體工作,買下火車票,從承載著傳媒夢的北京回到了山東金鄉縣的老家,拾起了這份沉甸甸事業,成為了一名“菌農”,開啟了新農人的夢。
從損失百萬到逆風翻盤
“在北京工作時,每天化著妝,踩著高跟鞋。回鄉之后,每天在大棚里和泥土作伴。”對于回鄉帶來的強烈反差,周晴晴一開始并不習慣,但她明白,搞農業,一線經驗是最寶貴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5年初,黃色金針菇市場急劇萎縮,駐到村上的客商們不收貨了,全部黃色金針菇面臨滯銷處境。“常年和菌農們打交道,不能看著菌農們今年的收成毀在地里面。”剛剛返鄉的周晴晴和父親商量后,決定把菌農的黃色金針菇都買下來。“收到最后我們也沒錢了,就欠著錢收。”
盡管周晴晴采用了腌制方法延長保質期,希望可以度過滯銷期,再次打開銷路,但全年下來,黃色金針菇市場仍然沒有恢復的跡象。面對無人問津的處境,手中的貨依舊堆積如山,周晴晴陷入了絕望。“保守說那一年損失了六百多萬元,父親奮斗一輩子的產業剛到自己手里就有這么大的虧損。”
“每個行業都有周期,黃色金針菇恐怕真的進入了低谷。老路不能再走了,得找辦法,其中的關鍵在創新。”年輕的周晴晴“初生牛犢不怕虎”,她不斷告訴自己,不能剛遇到挫折就倒下,要帶著菌農們走下去。
“黃色金針菇不行了,是不是可以探索其他品種,開創新的培育技術。”周晴晴將父親之前嘗試過但未成功的幾個食用菌品種重新梳理了一遍,分別研究其優點、缺點。有了大致的方向之后,周晴晴便踏上了去全國多地調研學習之路,通過調研精選出幾個相對優質的品種展開種植研究。“羊肚菌、羊肚耳、猴腦菇和榆黃蘑都成了我的研究重點。慢慢定位也清晰了,就是放在珍稀食用菌上。”
“珍稀食用菌市場價格比較高、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而且相對好賣,唯一需要我們解決的就是技術問題,把它種好,形成量產,這樣菌農們也可以有一個比較好的收益。”周晴晴說。
也正是優中選優的羊肚菌,成為了繼黃色金針菇“倒下”之后,周晴晴帶領菌農們淘到了的第一桶金,金鄉的食用菌產業又活過來了。
將創新寫進基因 帶領村民“土中刨金”
敢于創新寫在了周晴晴這代新農人的基因里。
“看似走出滯銷的泥潭時間好像很短,實際上我父親在這之前已經研究了十多年,但一直是失敗的狀態,我是在原來基礎上的再嘗試。”在周晴晴看來,只有敢于創新,才是走出困境的密碼。
四川是羊肚菌的發源地,周晴晴便收拾行囊去四川;云南地理位置優越,野生菌分布廣,周晴晴就奔赴云南。一路下來,四川、云南、貴州、山西、陜西都成了周晴晴每年的調研目的地,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汲取別人失敗的教訓,將能用得上的都轉化成自己的成果。為了讓金鄉的食用菌產業重新恢復生機,周晴晴一路走、一路學。
在不斷的奔走中,周晴晴形成了暖棚、冷棚和林下栽培三種行之有效的新技術,并在實踐中一點點讓技術愈加成熟。“暖棚可以控制棚內溫度,縮短羊肚菌的生長周期,反季節出菇;冷棚是順季出菇,但是可以通過控溫給羊肚菌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林下技術則是利用森林系統所自有的特點進行仿野生栽培。”周晴晴談道,“我平常在基地上就跟著大家伙一塊干,三種新技術也成為了這些年收成的保障。”
周晴晴說,“大家學到了技術也掙到了錢,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希望帶著村民從土地里刨出‘金’來。”在她看來,扎根基層、扎根土地才能做好農人,將新技術、新思想運用于傳統農業,獲得更大的收獲,才是新農人。
點開周晴晴的微信,和多數九零后朋友圈曬美食、曬美景不同,周晴晴幾乎每一條發布、轉載都和食用菌有關。“種蘑菇”已經融入到周晴晴生活的點點滴滴,對事業的熱愛讓她從“種蘑菇”里看到和傳媒夢一樣光明的未來。
2021年的年尾,周晴晴又忙了起來,還有很多夢想要在新一年實現。“看到許多新農人都在做著直播、短視頻,我也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食用菌,讓它火起來。”“現在很多農民都不缺錢了,而是缺技術,農民不僅僅要富口袋,還要富腦袋。我想繼續加強對農民的培養,也想吸引更多有活力的年輕人回鄉一塊兒創業,想讓更多的新農人一起建設家鄉。”“新的一年我還想建設一座小型的羊肚菌鄉村振興博物館,把創業的心路歷程以及羊肚菌的知識、種植的意義等展示出來,帶動種植戶不斷進步。”
周晴晴的傳媒夢也并沒有因成為新農人而結束。
在周晴晴的計劃中,有一個被放在了不遠的將來。“我想拍一個關于我爸爸的紀錄片,不僅僅記錄我爸爸,而是記錄他們那一代食用菌人,記錄他們的執著與艱辛,對食用菌的愛與不舍,給予我們這一代人更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