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帥,河南華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兩年來,這名90后大男孩,借助互聯網將清豐菌菇銷往全國,自己也成為濮陽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電商扶貧帶頭人。
本來可以靠顏值,董國帥卻非要拼能力和本事。一米九幾的陽光男孩,父親是清豐有名的蘑菇種植大戶,董國帥算得上名副其實的“高富帥”,但創富之心,是他骨子里與生俱來的基因。2012年從部隊退役后,董國帥回到清豐,跟著父親種植食用菌。2016年,跟隨父親學習四年后,董國帥成立了廣告傳媒公司。創業資金,是他6萬元的退役軍人轉業費。創業僅一年,董國帥就依靠自己,成為商海里一名出色的“弄潮兒”。以帶富之心,他立志為清豐菌菇插上互聯網翅膀。
“我當兵時就有一個理想,就是要用自己的本事為家鄉做貢獻。創富,只是我的小目標,大目標是要帶富。”面對采訪鏡頭,董國帥嚴肅地對記者說,如果能利用電商的優勢帶富鄉親,那將是他最大的貢獻。
2018年8月,脫貧攻堅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縣商務局有關人士找到董國帥說,清豐縣正大力實施“黨建+扶貧+食用菌”工程,全縣有1萬余座食用菌大棚,希望董國帥能加入進來,幫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帶著建設家鄉的責任,董國帥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菌菇,董國帥再熟悉不過。他看到,傳統的菌菇銷售模式,都是在線下尋找商家,由此受到很多制約。一些商家會抓住種植戶急于售賣的心理,刻意壓價,碰到豐收季節,甚至還會滯銷。擅長互聯網的董國帥,給“黨建+扶貧+食用菌”加了一條:“黨建+扶貧+食用菌+電商”。
雖然是互聯網達人,但董國帥那時并沒多少電商運營、銷售經驗。于是,他自學電商知識,在六塔鄉成立了電商運營中心,建成了集分揀、包裝、儲存、打包為一體的倉儲中心。他在京東、淘寶等互聯網平臺開網店,持續在這些平臺上做引流活動,兜售清豐食用菌產品。同時,抖音、快手等平臺,只要對宣傳清豐菌菇有利,他都要申請入駐。狂轟濫炸的宣傳和精準促銷,使活動效果出奇好。僅2019年,董國帥就實現線上銷售食用菌等農特產品3800萬元。
不僅如此,董國帥還利用互聯網,讓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知道了清豐食用菌。從2018年底到現在,有國內外一萬多人,慕名前來清豐學習種植、網銷經驗。2020年3月底,東北、四川等地商人駐扎在清豐,挨個基地進行收購羊肚菌,讓種植戶足不出門就能將產品全部賣掉,一個月下來共計收購28個種植基地,價值總額達1450余萬元。2019年9月,一名澳大利亞華僑飛赴清豐,了解羊肚菌種植產業后,欲對全縣3000余棚羊肚菌進行全部收購。
互聯網賣食用菌,比傳統線下賣食用菌可選擇余地更大,董國帥通過精包裝和創意的宣傳,大大提升了清豐食用菌的價值。以平菇為例,2016年時,農民們線下賣干平菇,五六塊一斤,利用互聯網銷售,現在漲到了每斤十四五元。看得見的實惠,讓父老鄉親都愿意找董國帥幫忙在網上賣。
“自己富不算富,群眾富才叫富。”董國帥并沒有忘記要用本事造福鄉親的初心。2019年,為進一步支持清豐“黨建+扶貧+食用菌”工程,為更多群眾尤其是貧困戶創造就業、致富機會,董國帥在六塔鄉董村投資種植了600座菌菇大棚,吸納280余名群眾長期在菇棚里務工。
2020年3月,清豐縣赤松茸迎來全面上市季節,卻趕上了肆虐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這可讓諸多種植戶犯了難,一旦蘑菇賣不出去,對很多家庭來說將是血本無歸。尤其是貧困戶,很多是貸款種植,本希望由此脫貧,一旦賣不出去,不僅脫不了貧,還將負債。對此情況,董國帥迅速組建攻堅網銷小組,利用社群、新媒體平臺、電商平臺、網紅帶貨等形式,全力推動赤松茸網售,僅一個月時間就銷售赤松茸390余噸,受益貧困人口達200余戶。
腳下有多少泥土,身上就有多少芬芳。帶著扶貧之心傾力助農,董國帥一個人帶動數百戶群眾脫貧,千余人致富,他連續兩年被評為濮陽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我愛食用菌,更愛腳下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接下來我要更加努力,帶動更多人向共同富裕。”采訪結束之際,董國帥眼神堅定地向記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