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王靜的抖音賬號 王靜(農村生活記錄者),平實、淳樸的生活氣息便撲面而來:房前屋后、倉庫大棚中,王靜向鏡頭示范著如何利用隨處可見的玉米芯、秸稈種植菌菇等作物。除了種植技巧,王靜還會通過短視頻和直播介紹各類產品的銷售渠道、時令價格、災害應對等農資農訊,她也成了粉絲口中名副其實的“農村生活記錄者”。
憑借樸實無華的短視頻風格和實用的菌菇種植技術,王靜的抖音賬號上積累了270余萬粉絲,帶動了云貴川和河南河北等地的菌菇種植規模。王靜自己也被當地選聘為科技特派員,實現了她“在農業上做出一份事業,幫大家多賺點錢”的夢想。
短視頻適合展示鄉土優勢
王靜出生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家里主要以務農為生。2013年,大專畢業并且在大城市工作了的王靜因為思念家鄉,決定回家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條路。
回到家鄉以后,王靜加入了當地的菌種公司,這家公司主要銷售食用菌、茯苓、天麻等作物的菌種。三年多的時間里,王靜做過從技術推廣到銷售電商的多個崗位,掌握了菌種種植的各項技術。
后來因為家庭原因,王靜不得不離開菌種公司,開始嘗試在“家門口”的田間地頭上做些農業相關的工作。她和丈夫貸款建設基地栽培魔芋和茯苓,并通過電商渠道聯系到了一些銷路,想把家鄉的農產品賣到外面去。但傳統的電商模式對于王靜這種小規模種植者來說成本不算低,找貨源、積累消費者信任又缺乏渠道,辛苦了一年,到手的凈利潤卻沒有達到王靜的預期。
偶然的一次契機,當地政府舉辦了介紹抖音平臺的培訓班,喜歡學習新鮮事物的王靜去參加了以后,意識到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臺,能用比較低的成本展示出她身在鄉土的優勢,或許能帶動自家甚至周邊村子的農產品被大眾認識。于是王靜開始學著寫腳本剪視頻,遇到身邊有意思的內容素材都發到抖音上去。
把農技知識“零售”出去
一開始在抖音上,王靜分享的多是自己的家鄉風光,和收購農產品的工作日常。讓王靜脫穎而出的,是一條她在玉米秸稈上種植平菇的視頻,獲得了40萬的播放量。不少人質疑王靜,秸稈在農村就是廢料,能種蘑菇都是擺拍。王靜就用短視頻記錄了平菇種植生產的全過程,在回應了質疑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在評論區提出想和王靜買種子,學習這種菌菇種植技術。
王靜這時才發現,在秸稈、稻草上種植菌菇的技術在自己眼里不算稀罕事,但很多個體農戶受限于信息傳播渠道,都是第一次從她這里聽說。而掌握了這些技術的菌種公司,基于人力、成本的考慮主要服務“大戶”,不會特地去培訓個體小農戶,也不會去賣幾包幾十包菌種的“小生意”。
在直播互動中,王靜感受到了很多小農戶對農業技術的渴望,決定利用自己懂技術的優勢,通過清晰直白又低成本的短視頻把菌菇種植技術“零售”給無法批量購買菌種的農民。
王靜重新梳理了技術,拍攝了一系列介紹食用菌和茯苓等作物的短視頻。又聯系菌種公司訂購小包裝的菌種。“一開始我們只敢定5000包,很多公司還覺得單子太小不愿意接,沒想到兩場直播就賣完了,現在每個月光菌包的銷售量就在3萬包左右。”王靜回憶道。
找對了菌菇種植農技“零售”的路線和粉絲后,王靜還陸續錄制了茯苓、天麻、靈芝等作物的農技短視頻合集,并建立了相應作物的抖音粉絲交流群。和粉絲互動交流的過程,也給了王靜不少靈感:“很多粉絲會跟我介紹他們那里的風土和環境,現在什么農作物比較受歡迎。受粉絲的啟發,我還引進了黑皮雞樅等新作物,開發了放在陽臺澆水就可以種植的家庭用小菌包,我自己也在一起通過交流進步。”
讓最基層的農民也能學會技術
在王靜看來,自己最大的優勢并非對技術的熟練,而是她的經歷讓她能站在農民的角度來思考和講解。
“我開始做菌菇技術講解的時候,因為我自己種過地,做過農產品的銷售,所以我知道農民最‘怕’什么。我也一直調整內容,還請主播每天直播10個小時解答問題,盡量讓最基層最沒有基礎的農民也能學會菌菇的種植技術。”王靜說。
王靜把來學習農技購買菌包的農民分為三類:對于利用閑置土地小規模種植食用菌,來補貼收入的,王靜會講解如何尋找銷售渠道,判斷價格時點等銷售技巧;很多小規模種植后收益不錯,想投資擴大規模的,王靜會細問當地的具體氣候、土壤等情況,來判斷是否適合大規模種植,有了收成后還會幫忙對接收購商;而一些打算承包山頭大規模投入,或者種植天麻等技術難度較高的作物的,王靜會盡量去實地考察環境、人力成本等,手把手培訓種植技術。
“因為農民攢錢真的太難了,下定決心要投資的話要再謹慎再科學一點,像海拔不到一千米不能種魔芋,不能就是不能,不能讓農民往坑里跳。”王靜說。
說起最讓王靜印象深刻的粉絲,她提起一位來自湖南的69歲老人:“這個老人家看了短視頻之后找到我說他也想種,我就隨時給他指導。一天他跟我說,王老師我好高興啊,今天出的菇這么漂亮,摘了三筐到市場上去賣,不到一個小時就賣完了。我的技術能幫這位老人家沒那么辛苦地多提高一點收入,真的特別有成就感。”
據王靜介紹,從她這里購買過菌包的有八萬余人,其中大多數都是中小農戶。“很多人真的年紀也比較大了,普通話不好也不會打字,沒有辦法出去打工。他們能看懂我的短視頻,然后托鄰居年輕人找到我,我自己的父親也年紀大了耳朵聽不清講不清話,我就像對家里長輩一樣盡量耐心細心一點,幫他們盡量提高出菇率,多獲得一點生計收入。”
據王靜估算,銷量最高的平菇菌種,每畝在理想狀態下,一個周期的零售產值可以達到5萬到8萬元,能比較顯著地幫助農民補充收入。王靜自己也組建起了一只二十余人的團隊,主要由家鄉當地照顧老人的“娘子軍”組成,每人每年也獲得了兩萬余元的額外收入,王靜“幫大家多賺點錢”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