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這是黨的二十大召開后的第一份一號文件,也是“十四五”時期的第三份一號文件。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在表述上更加細致,在土地保護、鄉村規劃等多個領域劃定了明確的“紅線”。
1. 嚴打盜挖黑土、電捕蚯蚓
在土地保護方面,文件明確嚴厲打擊盜挖黑土、電捕蚯蚓等破壞土壤行為。從2015年開始,從試點、到加大支持力度、到深入推進黑土地保護工程,中央一號文件對于黑土地保護的關注從未停止。
在2022年8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中,也已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破壞黑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禁止盜挖、濫挖和非法買賣黑土。提高對盜挖、濫挖、非法買賣黑土和其他破壞黑土地資源、生態環境行為的綜合治理能力。
同時,首次進入文件被明令禁止的電捕蚯蚓行為,在2022年7月也曾引起關注。當時,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林草局、市場監管總局、生態環境部、公安部、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野生蚯蚓保護 改善土壤生態環境的通知》,部署各地核實整治在農田、森林、濕地、草原及自然保護地等區域電捕野生蚯蚓,以及非法收購、加工野生蚯蚓問題。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蚯蚓是土壤生態系統重要物種,平衡和穩定土壤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地龍儀”“電蚯蚓機”等儀器設備,對野生蚯蚓進行“滅絕式”捕捉,導致蚯蚓數量急劇下降,破壞了土壤生態環境,也影響了農作物產量。
2. 嚴打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
我國中央一號文件對于外來入侵生物的關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當年文件首次提出了“提高進出境檢驗檢疫裝備和檢測技術水平,增強防范和處理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近10年間,“入侵物種”也多次成為文件關注的焦點。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針對“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的措辭更加嚴厲,明確嚴厲打,并實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種防控攻堅行動,加強“異寵”交易與放生規范管理。這也是文件首次將目光瞄向細致的交易、放生行為。
回過頭看,事實上在2022年,多地外來物種入侵信息頻頻見諸報端,成為輿論熱點。不少外來物種嚴重影響入侵地的生態環境,損害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影響國家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部際協調機制辦公室曾表示,由于我國陸地邊境線長,始終存在著外來入侵物種隨氣流、水流等自然途徑傳入的風險。同時,隨著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外來入侵物種隨貨物貿易、人員往來等無意傳入進而造成危害的情況日益增多,非法引進飼養“異寵”、違法違規放生等新情況不斷出現,更大程度上加大了外來物種侵害風險。
3. 嚴防“割青毀糧”
事件發生約200天后,嚴防“割青毀糧”被寫入了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央一號文件在糧食生產領域的第一個“嚴防”。
2022年5月,距離全國麥收約有一個月的時間,割青麥作飼料的視頻在網上流傳,“每畝1500,收麥喂牲口。”視頻顯示,收割機匆匆駛過青色麥田,正值灌漿期的青麥便一列列地倒下。
農業農村部在公布舉報電話的同時,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全面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毀麥情況。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負責人曾呼吁,珍惜農民朋友200多天的勞動成果,中國人的飯碗大家一起端。
4. 防止盲目建牌樓亭廊“堆盆景”
村莊規劃建設上,202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編制村容村貌提升導則,立足鄉土特征、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提升村莊風貌,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樓亭廊 “堆盆景”。
近些年,地方為發展鄉村旅游、在脫貧過程中打造“面子工程”,不惜花重金“堆盆景”“造景觀”。幾年前中央紀委也曾明確表示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扭曲的政績觀,如在扶貧中搞堆盆景、刷白墻、表格多、檢查多等,要查處問責,為基層減負。
回顧此前一號文件中,保護保留鄉村風貌一直是文件在鄉村規劃建設問題上的原則態度。2006年,文件就曾提出“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農民負擔,扎實穩步地推進村莊治理”,近年來更提出要“因地制宜”“避免無效投入造成浪費”,今年文件則要求的更加細致。
5. 嚴打侵害婦女兒童權利的違法行為
鄉村治理方面,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依法嚴厲打擊侵害農村婦女兒童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這是自2015年以來,文件連續第九年關注農村婦女兒童權益。
中央一號文件對于農村婦女和兒童的關注,最早出現在2013年,文件要求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問題,加強生產扶持、社會救助、人文關懷,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權益和人身安全。十年間,文件曾聚焦農村婦女的土地權益、技能培訓,以及孩子的教育機會。自2020年開始,文件首次明確指出嚴厲打擊非法侵占農村集體資產、扶貧惠農資金和侵犯農村婦女兒童人身權利等違法犯罪行為,對于侵害農村婦女兒童權利的違法行為的關注,至今已經是第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