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已經發布,文件明確指出: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加快發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加快糧食烘干、農產品產地冷藏、冷鏈物流設施建設。集中連片推進老舊蔬菜設施改造提升。推進畜禽規模化養殖場和水產養殖池塘改造升級。在保護生態和不增加用水總量前提下,探索科學利用戈壁、沙漠等發展設施農業。鼓勵地方對設施農業建設給予信貸貼息。
什么是設施農業?設施農業到底能干什么?今天為大家解讀一下。
一、什么是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是指利用新型生產設備、現代農業工程技術、管理技術調控溫室、塑料大棚等保護設施內蔬菜、果樹、花卉等植物生長的溫、光、水、土、氣、肥等環境參數因子,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環境進行整體或局部范圍的改善,使植物生長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條件制約,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較少的勞動力,建立植物周年連續生產系統,實現植物高效優質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是屬于生產可反時令性、生產可類型多樣化的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產業。
設施農業的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建設任務。我國的設施農業較國外起步晚,在設施建設、技術研究、裝備研發、資金投入等方面都與國外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為改變設施農業發展的不足,增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設施農業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代表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設施農業能夠有效提高土地生產率、勞動生產率以及農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有助于推動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從務農向農業產業工人轉變,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和農業增值空間,賦能鄉村振興。
二、設施農業能干什么?
1、保生產,穩定農產品供給
“一號文件”提出要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穩定糧食、蔬菜、肉類生產,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生產手段方式,設施農業需要充分發揮反季節保護地生產栽培優勢,為市場提供特色鮮明,多樣化、高品質化的農產品。同時,還需重點實施設施農產品產量與質量保障措施,確保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2、抗風險能力強
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農業生產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自然環境的復雜性,而導致的農業生產受損的現象。這些風險一般都是難以預測的,即便能預測的風險,也難以經人力進行抗拒。而設施農業則不然,可有效抵抗和防范自然災害對農作物的損壞,確保農作物在不利條件下正常生長。
3、提高生產效率
中國農業落后在生產工具與生產效率上,因此在生產工具同等的情況下,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就成為我們跑贏競爭對手的關鍵點。設施農業將會在物聯網、互聯網等方面的應用,為農業生產帶來便捷與幫助,從而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加快了農產品疾病防治、農作物成長。
4、增加土地利用率
設施農業可有效利用土地資源、緩解糧菜爭地矛盾的重要途徑。現代設施種植通過品種改良、基質調配、環境調控、肥水一體化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充分利用光溫資源,統籌棚內肥水管理,重構作物生長環境,既能高效利用耕地資源,又可以在戈壁、荒漠、灘涂、鹽堿地等不適合大田作物生長的非耕地發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農業對耕地和水資源的高度依賴,實現“不與糧爭地、不與糧爭水”,是緩解糧菜爭地矛盾的關鍵抓手。
相關政策為設施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農業生產經營體制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大力推廣及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濟體的出現,必然會在農業現代化發展方面推起一陣波瀾,因為農業示范園、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這些農業經濟體生產經營規模化,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生態、環保等社會效益。他們相對農戶經濟實力強,會積極采取新技術、新設備來提高產量和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這樣會給農業配套產業帶來巨大的需求,尤其是農業科技領域的設施農業和無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