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新城鄉羅斯村溫室大棚內,一簇簇棕褐色羊肚菌破土而出,標志著松原市歷史上首次實現羊肚菌規模化種植。這片7畝試驗田歷經5個月攻關,畝產突破2000斤,以“南菌北種”的突破性成果,為北方高寒地區特色農業開辟全新賽道。
為攻克零下30℃極寒環境下的種植難題,羅斯村黨支部書記董志強帶領團隊與天津君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展開合作。通過架設雙層保溫膜、鋪設地源熱泵系統,配合物聯網環境監測終端,精準調控棚內溫濕度。“系統能實時監測土壤pH值、二氧化碳濃度等18項參數,自動補光調溫,讓羊肚菌在-25℃的室外環境中,棚內仍保持15℃恒溫。”天津君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大軍介紹。
“7畝地產出1.4萬斤鮮菌,僅初級產品銷售額已突破10萬元,深加工后利潤再翻兩番。”趙大軍算起經濟賬時透露,項目純利潤率達70%-80%,遠超農業行業平均水平。且實現“錯峰上市”,填補春季高端菌類市場空白。
董志強介紹,按照一畝地兩千斤產量,每斤價格40-60元左右,一座大棚一年兩茬經過六個月左右運營,毛收入在20萬元左右,與傳統玉米種植相比,每畝收益提升超100倍。同時實現了“冬種春收”,讓農閑季變成“黃金生產期”。
目前,羅斯村已啟動二期100畝種植計劃,并將與天津君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冷鏈運輸等產業鏈項目合作。“我們正研發‘菌菜輪作’模式,讓大棚冬季產菌、夏季種菜,利用率提升至200%。”董志強表示,羅斯村已組建合作社聯合體,由君豐農業提供菌種和技術托管,農民以棚室入股參與分紅帶動周邊農戶共同受益。
黑土地長出的“黃金產業”,正重新定義北方農業的價值邊界。(來源:寧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