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用菌協會向農業部匯報需農業部幫助解決幾個問題的備忘錄
發布時間:2003-01-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003年1月2日下午,在農業部辦公樓會議室,中國食用菌協會顧二熊會長向劉堅副部長匯報當前食用菌產業發展概況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1)希望農業部在全國建立10個國家級食用菌標準化示范縣(區),以此帶動主要食用菌出口大縣(基地縣)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競爭能力;(2)希望盡快制定和修訂食用菌產品標準,尤其新發展的珍稀品種標準,如阿巍菇、杏鮑菇等;(3)加強菌種的管理,認真解決好品種退化混雜問題;(4)希望加大科技投入,開發新的品種資源。最后顧二熊會長明確表示我們將在各方面配合農業等各有關部門做工作,請安排任務。
劉堅副部長在聽取中國食用菌協會顧二熊會長匯報后,明確表示感謝中國食用菌協會在顧二熊會長領導下,為食用菌產業做了很多事情。他說,食用菌產業大有可為,生產食用菌不占耕地或占耕地很少,立體栽培,不污染環境,調整農業結構,是農民增收的產業項目。食用菌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搞好了改善人們的食品結構,提高身體素質,吃黑木耳可以降低血脂,吃鮑魚太貴不如吃食用菌(白靈菇有素鮑魚之稱)。食用菌產業已有一定基礎,年產量近800萬噸,發展很快。我國發展食用菌確實有優勢有前途。
劉堅副部長指出,食用菌產業存在的問題,與農業、園藝產品相差不多,有共性,有價格優勢,也有殘留污染問題,但總體上來看我國農產品多種殘留污染問題逐步在好轉,據20個省65000個商品檢測,超標比例在縮小,如蔬菜,超標占總量13、7%,比上年下降20%;果品,超標占總量9、0%,比上年下降8、9%;茶葉,超標占總量0、04%,比上年下降34%。入世后,也有些成員國為了限制我國農產品進口,采用綠色壁壘進行保護,但也不得不承認,我國農產品還有產品不穩定問題,這和千家萬戶、小農經濟生產方式有關,不按規范去做,再加上標準體系不夠健全,如水、土、大氣環境等,今年停止了一批農藥使用(過去70%是高濃度殺蟲劑),要加強高效低毒農藥的研究。加強標準化系列工作,如產品質量、包裝、運輸等系列化標準工作。還需要建立速測農殘系統。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建立食用菌基地示范縣(區),實現產、供、銷一體化,需有一個加工企業牽頭拉動才行。
對協會建議的幾件事,劉堅副部長的意見:
(一) 制定標準,“十五”期間已經訂了26個標準,完全可以委托協會來做。屬于農業部標準司管的工作,要與他們商量。要更多的發揮協會作用。
(二) 菌種管理,1996年出臺的管理辦法,已修訂,正在征求意見。寄給協會看看,聽取中國食用菌協會的意見。
(三) 科技投入問題,要與科技司商量一下,食用菌沒有擺上位置,發展食用菌增加農民收入和出口創匯有好處,科技投入要兼顧一下蔬菜,菜也是一個重要品種,種植業司與科技司再商量一下,兼顧一下食用菌。
(四) 建立食用菌示范縣(種植業司馬處長插話說只列入蘋果、柑桔,其他品種設有列上)我們再研究商量一下。
希望協會多發揮作用。國際市場分析的細一點;野生資源開發利用,哪些品種能否人工栽培;要搞深加工,加工企業帶動合作社,食用菌菜肴很有味道,休閑食品市場很大,打到國外去,如黑木耳可以將血脂,有的膨化一下,需要加強宣傳,大家來呼吁。
參加這次匯報會的還有本會首席顧問肖萬鈞同志。
參加匯報會的成員還有,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樸永范,經濟作物處處長馬淑萍。中國食用菌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彩民、焦長根、蔣潤浩,副會長峁曉嵐、黃繼仁,秘書長王潔,副秘書長張金霞。
中國食用菌協會秘書處
2003年1月7日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