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蘇南走出農業社會
發布時間:2003-06-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兼總編溫鐵軍日前就“蘇南走出農業社會”話題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蘇南走出農業社會本身無可爭議,是符合規律的現象,但是應該在研究新時期“區域經濟整合”特點的同時,注重采取有利于緩解區域差別、城鄉差別和收入差別的政策,因為,這三大差別不會自動地隨著產業的區域化布局所帶動的城市化而發生根本改變。
溫鐵軍說,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對蘇南區域經濟增長起帶動作用的因素與80年代不同。它是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結構變化高度相關的。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區域化布局,已經在整個國家的經濟地理結構上,造成了一個新的“板塊經濟”發展趨勢。區域經濟整合最有可能成功的,是所謂“縱向整合”。有條件的應該是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這就是說新的三大板塊可能形成。
過去蘇南的產業能夠相對獨立形成區域布局;現在整個產業的進一步資本化,則只能是以上海這個金融中心為帶動的。因此,在長江三角洲的經濟整合中,是以上海為龍頭,這在客觀上需要打破原有的行政區域的經濟概念。
他說,在全球資本化這樣一個趨勢之下,珠三角和長三角突飛猛進的增長的背后是國際資本的大規模進入。這同以往討論區域經濟的問題有很大不同,這是一個全球資本化與中國新的經濟板塊互動、導致的這樣一個結構變化。
溫鐵軍說,我國在基本工業品的生產上,已經在世界上舉足輕重。但我國在城市化進程上是滯后于工業化的。不過,近幾年城市化明顯有加速的趨勢。也就是說隨著工業化進程和產業布局的相對集中,必然帶來城市化的高潮。城市化同時帶來基礎設施投資的高增長。因此,客觀來說這是一個能夠使經濟增長與產業鏈條優化相結合的一個重大趨勢。21世紀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領域就是城市化加速導致的產業資本擴張。如果歐美的過剩資本不能抓緊向中國轉移,它們將趕不上中國以城市化帶動的新的經濟高潮。
目前世界上產業結構分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高技術,第二個層次金融資本,第三是設備制造,第四是一般制造業,第五個層次是能源、原材料。目前,中國處在第四個層次上。隨著城市化帶動重化工的發展,會加強對基礎產業和設備制造業的需求,會成為設備制造業大國;可能從第四層次,變成三四層次結合,進一步發展可能會躍升到金融資本這個第二層次。從第四層次到三四層次結合可能在2010年前完成,達到第二個層次最遲會在2010年至2020年之間。
溫鐵軍最后指出,雖然蘇南告別農業社會是可喜的現象,但如果計算外來人口,則區域差別、城鄉差別、收入差別也在不可避免地擴大。
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蘇南所有告別農業社會的4個指標,都不包括外來人口,整個沿海地區,無論上海、蘇南、浙北、浙南、廣東,所有經濟發達地區在計算他們的指標時,都不包括外來人口。而我國至少已經有1.4億農村人口流動到城市,特別是沿海地區,而他們在流入地并沒有得到國民待遇。這是一個嚴重的缺陷。第二個問題,是社會保障不涵蓋外來打工群體。盡管這些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品達到相當的水平,但仍然是只對本地人。1.4億外來人口創造了大量的經濟增量,卻享受不到醫療、低保、教育等等起碼的公共品。這些地方沒有去彌補真正的城鄉差別。第三,這些地區農民最基本財產權利——土地的增殖收益分配權利,在城市化進程中基本上不體現。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