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為農民解難
發布時間:2003-06-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目前,金融對“三農”投入不足,增加有效投入的難度較大,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既有政策制度的因素,也有管理手段的因素,為了確保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效增加“三農”資金投入,必須實現金融服務的創新。
政策制度創新。目前,有的金融部門對“三農”信貸投入做出了許多政策制度的限制,如規定不允許發放信用貸款,保證擔保貸款的保證人必須是AA級以上企業,個人不能擔保;房屋抵押貸款必須有兩套住房且需兩證(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權證)齊全等等。這些政策的出臺固然是為了確保貸款安全,固然是從教訓中積累而形成的,但客觀上阻礙了“三農”貸款有效投入的增加。這些政策,完全可以也應該予以調整和創新。比如:信用貸款既然作為《貸款通則》規定的一種貸款方式,就不應該出臺“土政策”一概予以禁絕,用哪種方式,應該視具體情況而定。又如,有實力的個人完全可以有資格為他人的貸款作保,再如,許多地方農村集鎮、鄉村乃至縣城都未做到“兩證”齊全,修改這個條款如何?
貸款方式創新。一是對農戶的小額貸款,可以在對其評級授信的基礎上,由農戶憑身份證和村、社證明發放信用貸款。二是對未評級授信且金額相對較大的,可以實行農戶完全自愿的5-10戶聯合保證的方式。三是對金額大的項目貸款(如辦廠、修公路、建大型水利設施等),如一家信用社資金實力難以支撐和難以獨家承擔風險的,可以實行社社聯合貸款。四是對“公司(工廠)+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貸款,可以由公司承貸,也可以由農戶承貸,還可實行由公司承擔保證責任下的農戶承貸形式。五是對居民在集鎮上購房,可采用項目按揭、散戶按揭、商鋪按揭方式。六是如前所述的國撥、地方財政撥款項目可以采取“墊貸(信用)”方式。七是對有收費權的建設項目如交通建設、醫院、學校項目等,可以用收費權質押貸款方式。當然,貸款方式的創新是在有效防范風險前提下進行。同時,要簡化貸款手續,方便“三農客戶。
管理手段創新,農村特別是農戶貸款具有面廣、額小、量大、管理難度大的特點。增加“三農”貸款的有效投入,必須和管理手段創新結合起來,否則金融機構難負其荷,貸款質量、安全和效益也難以保證。一是在離金融機構偏遠的地方(最好是一個或相鄰的幾個村為一片)設立信用站,或聘請協貸員,承擔小額貸款的調查、發放、管理和本息的回收工作,將風險責任與其收益掛鉤。二是用科學的方法和先進的手段對三農貸款運行的全程予以監控、管理。具體設想是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建立信貸管理系統,使貸款戶的資信狀況、貸款所有資料都登錄系統。三是實行“陽光工程”對貸款、還款、欠款賴賬等情況都暴露在“陽光”之下。
金融機構支持“三農”發展,僅僅貸款投入還遠遠不夠,做好非金融服務也十分重要。一是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和司法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加強信用村、信用鎮建設,建立金融安全區。二是利用銀行、信用社聯系面廣、信息多和企業管理正規等優勢,為“三農”客戶提供信息、購銷中介、代客理財、代收代付發代保管,幫助加強管理、協調關系,爭取政策等多種非金融服務。要根據“三農”發展和西部大開發對金融服務的多種需要,結合自身實際,寓改革、管理發展、效益于金融服務之中,突出本地特點和重點,加大金融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力度。要在為廣大農戶、農村個體、私營、集體。國有經濟提供信貸、信息、咨詢、現金、結算、匯兌等系列“金融套餐”服務的同時,積極拓展金融產品,增加服務種類和內容,使農村金融工作更貼近農民的“金融紐帶”作用。四是要做好金融方針政策的宣傳、引導、落實工作,利用農村金融資金、信息、智能等優勢,主動參與農戶的生產經營決策,有效地解決農戶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幫助其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