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奶品消費不可比 專家解釋我國奶業新特點
發布時間:2003-07-0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國家發展改革產業研究所所長馬曉河在日前召開的“鮮奶標識與奶業健康發展研討會”上提出,我國奶業是農業發展和食品消費中最大的一個亮點,同時中國的奶業消費,有著自己的文化結構。
他認為1996年以來,我國的奶業飛速發展,超過了其他任何產業。牛奶的增加是兩倍,羊奶和其他類奶,增長速度達到兩倍以上。其次,消費增長迅速,而且消費增長要快于國內供給的增長。從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城市的奶業消費市場增長了2.5倍,超過了奶類產品的增長。第三,進口增長突飛猛進,這一時期以來,我國的奶粉進口增長了5倍,乳清制品增長了4倍,可以說現在進口的增長遠遠快于國內供給。
他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關鍵在于拉動奶業發展的最大動力是城市需求。90年代以來,城市居民的需求收入彈性一直大于1。從1990年到2001年,城市居民需求收入的彈性是1.22,也就是說,城市居民每增加一塊錢的收入,有兩角二分用于消費,收入彈性很大。這一時期,城市居民每增長一個點的支出,他用于牛奶的消費增長是1.5%。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農村的消費,從1990年到2002年底,農民的奶業消費增加了50%,它的消費彈性比例大概占1%,也就是說,農民支出每增加1%,它用于奶的消費的增加也是1%。而同時用于其他食品消費的增加是下降的,所以說目前奶業增長快關鍵在于需求。
馬曉河提出,當前奶業的供求市場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還原奶的存在,關鍵原因在于市場供小于求,我們的需求遠遠大于市場的供給。還原奶有市場需求和存在的空間,就有市場的活力。解決還原奶的問題關鍵是解決市場秩序,問題是在管理上,而不是供給上。應該從制度、標準、檢測和標志上分開,讓消費者能看清是還原奶或者是鮮奶。第二,目前還原奶的供給過多,就是供給增長速度過快,擠了鮮奶的市場和人民的消費。要防止供給增長過快,防止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這就要注意,由于鮮奶的基地建設和加工速度遠遠跟不上還原奶的生產,同時,基地建設又遠遠滯后于鮮奶加工的建設。鮮奶廠建得過多,鮮奶的生產源、基地的建設過慢,所以才出現了還原奶的生產過快。在農業里,奶業資本進入的門檻較高,所以鮮奶和還原奶發展得過快,直接導致了市場過剩、資源浪費和資本浪費。
最后,他強調現在許多行業專家,包括一些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的奶業消費有很大的市場前景。這里面有個概念需要澄清,中國奶業消費有它獨特的文化結構,不能跟西方比。現在很多行業專家指出,目前我們國家的奶業消費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3,是發達國家的1/37,我們的消費差距很遠,我們的需求空間很大。這個概念是錯誤的。中國人的消費結構,跟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結構是不一樣的。中國人的消費結構是以植物食品為主,是典型的亞洲型消費,它跟歐洲型的以動物食品消費是不一樣的。即使中國人均GDP達到了兩萬,他的牛奶消費也不會趕上發達國家。所以,這種比較是不恰當的。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