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四大珍貴畜牧品種現狀掃描
發布時間:2003-07-1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漳州斗雞、閩南黃牛、中蜂和金定鴨是閩南地區珍貴的畜牧品種,已被列入國家級主要畜牧品種資源保護名錄。它們可以稱為閩南地區的畜牧歷史“遺產”,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種質優勢。因受外來品種的影響,它們都曾經或正在面臨品種退化的危險。
漳州斗雞一“斗”成名
近日,河南中原斗雞將“遠征”漳州,與漳州斗雞“一決勝負”。同時,薌城區還將舉辦“斗雞文化”筆會,以弘揚漳州斗雞文化。在這之前,作為原產地的薌城區已為斗雞建立了網站,注冊了“猛南”商標。僅僅半年時間,由于市區兩級政府一系列有力的舉措,漳州斗雞終于從瀕臨滅絕的窘境走出,“一斗成名”。
漳州斗雞集觀賞性、娛樂性、實用性于一體,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級保護的地方禽畜品種。到2002年底,存欄量約3萬羽。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原種保護,品種面臨退化危險。再加上歷史上曾有人利用斗雞進行賭博,使斗雞產業發展蒙上了陰影,大部分飼養斗雞的農戶只是把斗雞作為家庭副業,所飼養的斗雞也只是在小范圍內銷售,未能成為家庭收入的主渠道。
據抽樣調查,現在,每只漳州斗雞的銷售價格由原來的70多元上升到110多元,銷售量翻了一番。薌城區飼養斗雞的農戶增加了10%。一些下崗職工也加入到飼養斗雞的行列。原城市信用社職工蔡先生下崗后,專職從事斗雞飼養和訓練工作,他飼養的一只斗雞在雞王爭霸賽中榮獲冠軍,賣出9800元的高價。漳州斗雞聲名鵲起后,許多海內外客商前來聯系投資發展旅游項目,一些酒家推出了“斗雞宴”,使斗雞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農業專家認為,像漳州斗雞這樣獨特的地方畜牧品種,將在加入WTO后的市場競爭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快長型的畜禽品種早已國際化,且適合于資金、技術密集型的集約化經營,在這些品種上我國沒有什么優勢可言,但是我國有獨特的畜禽遺傳資源寶庫,發揮好這一資源的作用,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獨特種質帶來效益
閩南地處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海岸線長,地形、地貌千姿百態,為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可謂是出產優良生物品種資源的“風水寶地”。這些優良品種都在某一方面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種質優勢。隨著這些品種潛在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逐漸被發掘出來,它們已經成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主力軍。
閩南黃牛以纖維細、口感好等特有的肉質得到馬來西亞市場的青睞,去年就出口3400頭,前年和去年連續兩年創造我國活體動物出口紀錄;龍海金定鴨已開發系列產品,包括蛋制品、肉胴體加工,產品遠銷省內外;南靖縣是我國南方著名的中蜂產區之一,這里分布著200多種蜜粉植物資源,四季如春的南亞熱帶氣候極適宜蜜蜂繁衍生息,目前全縣共有800多戶養蜂大戶,養殖中蜂3.3萬群,年產蜂蜜800噸,蜂王漿2噸,產值上千萬元。其中,南靖正冬蜜被省政府評為優質產品,長期供不應求。
珍貴品種遭遇危機
然而,作為這4種優良畜牧品種的主要產地漳州市,由于缺少地方財政資金的投入,至今未能建立起一個規范的原種保護。
今年“兩會”期間,漳浦縣的幾位人大代表就聯名提出對“閩南黃牛”進行資源保護的提案。原來,隨著漳浦黃牛出口馬來西亞,閩南黃牛的市場突然火爆了起來。由于缺乏有效的扶持引導,當地閩南黃牛出現盲目引種雜交、近親交配的現象嚴重,導致品種退化、生產性能下降、體格變孝抗病力減弱。從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2001年,全縣黃牛存欄13.51萬頭,出欄2.87萬頭;2002年存欄12.45萬頭,出欄3.24萬頭,出欄數上升,存欄數下降,且種牛呈逐年下降勢頭。
由于始終沒有建立一個規范的原種保護場,漳州斗雞目前的選育和繁衍都在民間自發進行,導致相當部分的漳州斗雞與泰國、越南等外來斗雞品種雜交。有的則封閉飼養繁殖,近親交配嚴重。結果造成品種退化和血緣混雜。1980年至今,農牧部門先后三次對漳州斗雞進行普查,發現其體重、斗力等指標呈下降趨勢。
薌城區科技局的胡局長介紹,任何生物品種的第二代就已經產生基因變異,與上一代有了差別,種苗也不例外。為了保證種苗基因的純正,一個良種保護場要進行不間斷的種群繼代繁育工作,或通過DNA檢測等手段確定遺傳特異性,換言之就是要不斷篩選一定數量的純種種苗,因此保種場的運行費用相當高。盡管農業部和省里每年都會撥一些資金保護良種,但對于大量的地方品種來說畢竟杯水車薪,主要的保護工作還靠地方財政來支持。
然而,“千金易得,一種難求”。金定鴨的原產地龍海市已為沒有重視原種場的建立而付出代價:現在,在農業部的目錄中,寫的是石獅金定鴨。原來,金定鴨本是一種在福建閩南沿海廣泛養殖的高產蛋鴨品種。1958年,廈大教授張蹤松在原產地紫泥鎮金定村建立了育種試驗科研站,對這種蛋鴨進行選育,1970年代末選育出了一種優良的品種,以當地的村名命名為金定鴨。然而這一品種當時沒能引起龍海的足夠重視。金定鴨的商機被當時的晉江人看中了,1980年代初在晉江一個農場設立了金定鴨保種常后來隨著行政區劃的變化,這個保種場劃入了石獅的區域。保種場設立后,當地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即使在產業蕭條時仍然沒有放棄。如今金定鴨已經在石獅形成了一整條產業鏈,為石獅人帶來了巨額財富,成為石獅人奔小康的一件法寶。此后國家農業部門在制定保護品種目錄時,寫下的是“石獅金定鴨”而不是“龍海金定鴨”。
被稱為“蜂王”的南靖縣嘉貿養蜂園園主曾清泉也正為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中蜂良種繁育而苦惱。在曾清泉的蜂園內,人們不必戴面罩就可以“與蜂共舞”而不必擔心被蜇,因為他養的蜂不但體壯身長產蜜多,而且性情溫順,這是曾清泉多年嘗試中蜂優良品種繁育的結果。雖然曾清泉已初選出棗紅色蜂王體系的蜂種,并通過縣養蜂協會進行推廣,但由于蜂農分散,只用數群甚至一群培育蜂王,自繁自養,近親交配,造成優良特性大量喪失,使蜂種在種性和生產性能方面都出現衰退,生產力下降。曾清泉希望有關部門能注入資金,讓他開展規范化的良種繁育。
市家畜育種站副站長蔡澤華認為,福州市是農業大市,優良畜牧品種是珍貴的“農業遺產”,為再現生機,設立品種資源保護專項資金,建設良種保護場,提高保種技術水平已迫在眉睫。
建立原種保護場迫在眉睫
現在,漳州的各級政府都已意識到了建立原種保護場的重要性,科技人員也提出了具體的原種繁育措施,然而,由于建原種保護場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目前,這4大品種都尚未建立起原種保護。
薌城區農業局已選擇了郊區50畝地作為斗雞原種場場址,并和科技部門共同籌資50萬元,進行開發研究,提出了具體的運作方式:在原種場內建立保種核心群,進行系譜登記和系譜孵化。也就是選擇40個家系,每個家系分別為1只公雞和10只母雞,經過代代選育,將體形外貌、生產速度、斗力不符合指標的斗雞淘汰,三五年后即可實現提純、復壯,排除斗雞體內的外來血緣,得到較純的基因。
南靖“蜂王”曾清泉介紹說,中蜂是人工馴化而成,具有適應性強的特點,比意蜂好管理。他同時提出建立中蜂優良品種繁育基地的思路:采用人工授精和隔離區空中自由交配兩種形式進行封閉式繁育,經過三年時間,建成全省最大的中蜂優良品種推廣應用中心。
金定鴨的真正故鄉龍海紫泥鎮在痛定思痛后,下決心要打好這張名牌,改變臺灣白改鴨、英國櫻桃谷與法國白番鴨雜交的白羽騾鴨一統天下的局面。農業部及時給予大力支持,近年先后投入650萬元,準備開發低膽固醇保健型金定鴨新品系,為金定鴨申辦“原產地證明”。
福建省最大的黃牛出口基地馬坪鎮,也正嘗試以黃牛為龍頭,推廣果、草、牧、菌相配套的立體生態養殖模式,使黃牛由生產資料轉變為生活資料。
相關鏈接
做好地方優良畜牧品種保護好處多多
省農業廳畜牧獸醫局陳玉明認為,畜牧業是加入WTO后福建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國際市場飼料價格普遍低于國內,而肉類價格卻普遍高于國內,這就為畜牧業走“兩頭在外”(進口飼料、出口畜產品)的發展路子提供了機會,也將使福建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得到增強。而品種又是畜牧產業鏈中的首要環節,是發展畜牧業的基礎,也是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做好地方優良畜牧品種保護至少有幾點好處
具有美好的開發前景。地方畜牧遺傳資源的特異性是開發名、特、優、新產品的潛在資源。現在,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已成為時尚,有機畜牧業在世界各地呈現一派勃勃生機。地方畜牧遺傳資源具有耐粗飼、抗逆性和抗病力強等特點,國外優良品種無法與其相比,是發展有機畜牧業的理想素材。
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目前畜牧業生產已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發展,人們的畜產品消費更加注重質量和口味,而地方優良畜牧品種以其特有的味美、質佳而符合這一發展趨勢,一定會得到更快的發展。
參與國際化進程。加入WTO后,我國畜牧業生產必將國際化。地方畜牧品種所具有的質佳、味美的特性是國外優良品種不能相比的,一定會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