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經營應抓好五個環節
發布時間:2003-08-1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在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和我國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提高農業競爭力,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但總的來看,目前,我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還處于初始階段,在引導農民進入市場、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加農業綜合效益等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根據筆者從事農業工作的經驗和體會,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著力抓好五個環節。
一、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通過龍頭企業,可以把千家萬戶的分散生產與現代化的大市場連接起來,引導農民有組織地走向市場,有效地克服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目前,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能力弱是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把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使其充分發揮帶動農戶、推進產業化經營的作用。一是要把發展龍頭企業與培育區域主導產業結合起來,圍繞主導產業發展一批輻射面廣、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二是作為農業龍頭企業必須確立立足農業求發展的經營思路,避免不切實際地盲目上項目,鋪攤子,搞多角經營。三是要以工業化的理念求發展,大膽探索運用工業生產中現代的、科學的、市場的方法去管理農業企業,以市場引導生產,以流通帶動生產。
二、著力培育特色產業。特色是產業化經營的靈魂。實踐證明,發揮區域優勢,培育特色產品,發展壯大特色主導產業,有利于突出農產品個性特色,增強市場競爭力,并有效避免農業結構調整中地區間的雷同,形成各具特色的經濟亮點和增長點。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首要的是找準本地傳統產業和資源優勢中的亮點,使市場需求與本地優勢有機結合。有優勢才會有特色,有特色才會有競爭力,有競爭力才會有活力。不同區域都不同程度地有發展某種產業的多種有利條件和要素,要拓寬思路,全面審視、把握本地區的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利用優勢,依托優勢,變資源優勢為產品優勢、市場優勢,進而轉變為特色產業優勢。
三、積極實施品牌經營戰略。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品牌經營越來越重要,創出一個名牌,就可以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農民,促進區域性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在培育品牌上,要以提高產品質量為主攻方向,依靠科技創新,通過自創和引進相結合的辦法,不斷開發具有自身特點的新品種。一個品牌,特別是知名品牌的產生,不僅需要質量,而且要有規模。只有實行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形成規模效應,才能增加市場占有份額,擴大品牌知名度,產生規模效益。宣傳是現代市場經濟中品牌推介的重要手段。要通過擴大宣傳,積極參加經貿活動,建立完善的營銷網絡,形成完善的市場體系等方式,達到開拓市場、占領市場的目的,把自己的品牌推向國內外市場。
四、加快組織機制創新。實踐表明,在農業市場化的過程中,單家獨戶的經營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近年來,各地出現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市場和農民之間架起了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梁,成為指導農戶生產、營銷,規避市場風險的重要組織形式,在促進專業村、專業戶上規模、上檔次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此,一是要積極支持,大力發展。鼓勵農民圍繞本地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組建各級各類專業協會,重點培育農村中介組織特別是農產品營銷組織。二是要堅持“民辦、民營、民管”的原則,防止行政化傾向,使其真正成為農民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經濟組織。
五、切實加強扶持引導。農業產業化的主體是企業和農戶,政府既不能包辦代替,搞行政命令,但也不能不聞不問,無所作為。政府的主要職責應是制定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幫助解決產業化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維護產業化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當前,政府在產業化經營中的扶持引導作用應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宏觀引導。要著力搞好宏觀調控、政策制定、產業導向和區域規劃。二是資金扶持。三是示范帶動。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干部職工和企事業單位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創辦、參辦試驗基地或農產品加工企業,為廣大農民創造經驗、提供示范,引導農民積極進行產業化經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